投资自由化,是自贸区建设最为基础、最为重要、最为根本的制度性安排之一。投资自由专班成立以来,紧扣产业发展全链条、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两条主线,进行制度创新、改革突破,打造优良营商环境。主要汇报三大方面内容:
一、奋力奋勇,全面开启投资自由第一个“百日攻坚”。
第一个“百日攻坚”期间,投资自由专班重点围绕“准入又准营”核心问题,在商事服务和投资服务领域,推动各项便利化改革举措落地,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实现新设主体数量倍增。推行“集群虚拟注册”,允许企业“虚拟登记”“一照多址”,自贸区范围新设企业突破1.2万户,实现倍增。
二是实现商事登记全省最优。在全省率先试点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改革,企业名称、住所、经营范围自主申报,实现智能化“秒批”。推行信用承诺制,实现“外籍商友卡”替代准入。
三是实现涉企许可率先突破。在全国率先实施涉企许可“承诺即入”改革,首批43项事项实现一表填报、即审即办、当场办结。“证照分离”改革告知承诺事项达111项,全省最多。
四是实现投资项目负面清单外无审批。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极简审批,负面清单外由审批改为承诺,一张表格开工建设。
二、谋深谋实,进一步明晰投资自由顶层设计和重点任务。
在第一个“百日攻坚”基础上,从既抢抓战略先机试制度、又解决企业需求优服务的角度出发,按照“非禁即入、承诺即入、无事不扰、尽职免责”的思路,进一步明晰了投资自由领域改革“1+4+16+X”的顶层设计:
“1”个总目标,即打造投资门槛最低、审批最快、服务最优、监管最有效的义乌自贸区;“4”,即明确了拓宽行业领域准入,推动市场准入、准营、准建、准退便利化,创新配套政务服务,加快平台建设等四大板块改革内容;“16”,即当前梳理的16项具体攻坚任务;
“X”即在实施过程中谋划更多的具体创新举措。
围绕顶层设计,2021年着力抓好四方面重点任务:
(一)围绕企业“进得来”,突破两张清单。
2月底前梳理完成首批“4+5+4”行业准入负面清单和向上争取事项清单,争取行业准入领域突破3个以上,争取金华市级以上审批权限下放5项以上。在向上争取的同时,加快先行先试,落地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外商独资经营性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文化保税展拍”等项目。
(二)围绕审批“办得快”,推进四个便利化。
便捷准入,推进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改革事项全面落地,完成外资登记便利化改革。高效准营,“承诺即入”改革事项增长,实现首批涉企许可“一业一证”事项落地。极简准建,落地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审批改革,实现所有承诺事项当天办结。快速准退,优化自贸区企业简易注销程序,实现企业注销“一网”服务。
(三)围绕投资环境“强保障”,完善五个体系。
企业开设配套服务体系,完善集群虚拟注册企业账户开立、发票申领等配套政策,实现与实体企业同等待遇,做精做强管理服务企业。法律服务体系,实现港澳联营律师事务所的设立,加快推进满足自贸区需求的法律保障体系。知识产权保障体系,建成省级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依托集聚区建设推动建立海外维权专家库。金融服务体系,落地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业务,做好企业实物投资配套服务。涉外人才服务管理体系,搭建外国人一站式服务平台,实现人员动态服务管理。
(四)围绕服务“最高效”,打造四个平台。
打造国际投资“单一窗口”平台,在自贸区综合服务中心和“Chinagoods”外国人服务平台的基础上,集成企业开办、项目建设及配套服务等功能,形成“一站式”工作服务流程。
搭建对外投资信用风险保障平台。建设“两国双园”跨境合作平台,建立产业互补、要素互认的合作机制。打造高效监管服务平台,强化事中事后监管,高效解决企业投资“零门槛”后的监管问题。
三、拼搏拼抢,全力打好第二个“百日攻坚”。
下一步,投资自由专班将按照数字自贸区建设的总体要求,化“作战图”为“实景图”,为我市率先建成高水平数字自贸区增添强大动能。
一是全力跑大胆试,清单式推进权限下放和制度创新。按照“两张清单”,积极向上对接,全力奔跑争取。第二个“百日攻坚”争取上市股份公司登记、拍卖企业设立两个事项率先落地。继续大胆探索制度创新举措,重点推进涉企许可“一业一证”、知识产权主体信用改革等事项。
二是数字化赋能,集成式构建“数字+服务”新模式。以数字化手段推动各项改革举措落地应用,加快各服务平台上线运行,打通数据链条,实现信息共享。第二个“百日攻坚”完成商事登记确认制全程电子化登记平台、涉企许可“承诺即入”办理平台、企业注销“一网”服务平台的投用。
三是聚力精准高效,管家式做好落地项目服务保障。通过投资自由各项改革举措,打造更加便利、高效、优质的服务环境,吸引更多的主体和项目落地,释放改革红利。专班将主动对接综保区等招商平台,围绕落地招商引资企业和项目开展服务,实现“一对一”服务全覆盖,确保自贸区各项最优政策集成于企业,让企业更有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