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绣湖

◆世说新语

说说“公筷母匙”

杨达寿

在一年的抗疫防疫中,我对国人及自己的生活方式与习惯进行反思,认定“公筷母匙”的良好习惯应该发扬光大。

20世纪60年代,我经医院钡餐拍片确诊患了胃溃疡。过惯学校“一盆两筷”生活的我,回家就继续沿用专碗专筷。开始时,家里人认为胃病不会传染,不想用专碗专筷,我却自备一副碗筷,吃好饭自己清洗。这样,没有给家人传染上胃病。

20世纪80年代末,我去浙江省第一人民医院做胃镜,医生说有些胃病患者携有幽门螺杆菌,并通过胃黏液和唾液传染。医生得知我专用碗筷后,赞语有加。回到家里,我借机推行我心中浮沉多年的“公筷母匙”和专用碗筷“餐规”:即家里每人备有专用碗筷,用后自己清洗,专放一个地方,而餐桌上放上两双筷子和两把匙子,以作取菜公用。开始时,大家常会调错碗筷,于是我设法买了几套不同的碗筷,以便区分。长期坚持,习惯成自然。

读史可知,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每逢吃饭必定让太监、宫女们准备两副碗筷。一顿饭端上几十样菜肴,宋高宗就把自己要吃的菜用一副筷子挑拣出来,自己喝的汤用一个汤勺盛出来,再用另一副碗筷食用。皇后吴氏问他为何如此这般吃饭,高宗道:“吾不欲以残食与宫人食也。”原来宋高宗不愿意看到宫人们吃沾了自己口水的剩饭剩菜,于是就用了这副“公筷母匙”。宋高宗带头文明用餐后,宋朝就出现了“双筷制”。“双筷制”就是一个人配两双筷子,两双筷子颜色不一,白色为公筷,黑色为私筷,靠近餐盘的是黑色的,距离餐盘较远的是白色的。一双取食筷、一双进食筷,好处不言自明。

早在1993年,中国烹饪协会就多次向全国餐饮业提出“分餐制”改革,因我国合餐习惯根深蒂固,成效甚微。2011年5月,杭州举行“文明在我家”征文比赛,我写了《公筷公匙,卫生用餐》一文,得了一个优秀作品奖,入围100篇优秀文章之一。2012年,浙江工商大学张荣光教授在学校接待餐厅试行一人双筷制,并向全省高校推广,还说使用黑白双筷既是享受艺术品,又可预防、减少多种传染病的交叉感染,一举多得。

但观念与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通过知识普及、宣教利害逐步实现。有一次,我主持开科普作家年会,借机推广“公筷母匙”的做法。我先与服务员作了沟通,在上菜时备好“公筷母匙”。我也讲了宋高宗用“公筷母匙”的故事,得到一阵热烈的掌声。此后,每次开会吃饭只要服务员备好“公筷母匙”,大家就会用起来。

而今,我的家人反而不习惯去饭店吃饭时,那种桌上不备“公筷母匙”的吃法了。亲朋好友一起吃饭,我们常常会让服务员给备上“公筷母匙”,这种做法也得到很多亲友的赞同。用“公筷母匙”取菜,不仅卫生,而且余下菜肴因未沾唾液而不易变馊,打包回去可放心享用,真是一举多得。家里来了客人,我家也坚持“公筷母匙”不动摇。有不少亲友,到我家用餐回去后,居然也推行“公筷母匙”餐规了。有人还说这是一个与“餐前洗手”一样的卫生好习惯。

近些年来,我们多次去国外省亲,常会与老外或海外华人一同用餐。他们习惯于“分食制”,把饭菜夹到自己盘子里享用,从不用自己餐具去取公菜,减少交叉感染。

退休后,我们常外出旅游,见国内一般饭店无用“公筷母匙”的习惯,我们就主动向游客和服务员招呼使用“公筷母匙”。倘有服务员不习惯备“公筷母匙”,我们就协助服务员放“公筷母匙”,都会得到大家的支持。如今,乐意用“公筷母匙”的人越来越多。

多年前,不少医院已把查幽门螺杆菌列入体检项目。2019年,报纸上刊登浙江7万人体检大数据,幽门螺杆菌检出率进入前十。大家对唾液传播幽门螺杆菌应有惊觉,只要有人招呼提倡“公筷母匙”,大家一定会支持与响应。去年体检时,我特问过体检医生,得知他们检出的幽门螺杆菌患者呈下降趋势,这与大家多用“公筷母匙”或多吃分食饭菜有密切的关系。

而今,疫情未净,为减少交叉感染与传播,多地发出使用“公筷母匙”的倡议,纷纷打响“舌尖上的防疫战”。实践表明,使用“公筷母匙”不仅可以防范新冠病毒,还可以防止多种传染病的交叉感染。过年过节倘若要聚餐、搞百家宴,也建议分食制、吃自助餐,这样可减少疾病传播,又可减少饭菜的浪费。

“公筷母匙”行动与其说是“舌尖上的防疫战”,不如说是“文明风尚的践行战”,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规则意识值得大力提倡和践行。

2021-02-01 杨达寿 ◆世说新语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86403.html 1 3 说说“公筷母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