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收藏

翡翠收藏:

寻找落入凡间的精灵

老坑老糯种正阳绿呱呱来财挂坠

冰种阳绿山水雕件

老坑冰种黄翡麒麟牌

老种冰料正阳绿喜上眉梢

冰种翡翠正阳绿飘花挂牌

冰种正阳绿飘花大观音

糯种春带彩翡翠原石

老坑老种福禄寿三色雕花翡翠玉镯

福禄寿禧四色冰种花式戒指

▢ 乐山 文/图

“九里楼台牵翡翠,两行鸳鹭踏真珠”。我国素有“玉石王国”的美称,深厚的玉文化底蕴,使翡翠在明末清初之际,以其缜密坚韧的质地、天然艳丽的色泽而成为玉石家族中的后起之秀。这一自然馈赠的珍宝,因其原料的稀缺性、工艺的历史性、作品的人文性而备受藏友的喜爱和珍视。

一个飘着零星雪花的冬日清晨,笔者来到位于南下朱的一处院落中,拜访了资深翡翠藏家杨子龙。多年与翡翠耳鬓厮磨的他,周身散发着儒雅气质。他将笔者迎入陈列着众多藏品的地下室,温暖的灯光打在这些翡翠玉石上,散发出夺目迷人的光泽。借着暖意,他将自己多年的收藏心得向笔者娓娓道来。

一座摆件 让玉住进心里

杨子龙的爱玉之情源于母亲,自儿时起他就知道母亲爱看书,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尤其钟爱玉文化。“以前,母亲说过一些家族的陈年旧事,清朝时期有族人考取了武进士,所以家中就有了一些宫廷玉石藏品。祖辈家境殷实,祖传的宝贝也比较多。孩子们从小就佩戴、把玩玉石。”自孩提时代起,他就与玉石结下了不解之缘。

而让玉石真正走进杨子龙心里,还要从一件和田玉摆件说起。

他的父母做生意比较早,手头也有了些积蓄,母亲就开始收藏玉石。当时,苏州玉雕厂的和田玉雕刻技术在全国冒尖。厂里一位有着丰富雕刻经验的老师傅即将退休,他的封山之作是一座和田玉籽料山水摆件,质地如脂如蜡,雕刻栩栩如生。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的母亲见到这个摆件,便再也割舍不下,最终以7万多元的价格收入囊中。

“当时万元户还是凤毛麟角,篁园市场刚搬过来,五台街的一个套间只要两三万元,而光买这个摆件就用了七万多。为此,我父母还大吵了一架。用这么多钱买一块所谓的石头,矛盾可不小。”时隔多年,杨子龙依旧感叹母亲当年的魄力。这座和田玉摆件,给他的震撼不小,也让玉器住进了他心里。

但与母亲不同,杨子龙更偏爱翡翠。说起缘由,他列出了几条:一是,翡翠的硬度达到7度以上,密度等级比较高。二是,翡翠的色彩很丰富,五颜六色十分可人,比如墨翠,看上去漆黑,而打灯一看里面又是翠绿色的,暗藏惊喜。三是,在他眼里,翡翠有更多的可能性,收藏价值更高。“同一块料子里颜色越多价值越高,两色的通常有‘春带彩’‘黄加绿’等,三彩称‘福禄寿’,四彩称‘福禄寿禧’。五彩料我只在别的藏家那里见过,传说中的六彩料、七彩料我也没见过。”正是翡翠的种种可能性,吸引着他从中探索,兴致盎然。

一场旅行 串联零散认知

2003年初,杨子龙通过亲戚的关系去缅甸旅游。第一次见到翡翠原石的他很惊讶——翡翠美得让人心醉,而它的原石却如此平凡无奇,这样的反差实在太大了。

说起当年的缅甸之行,他用“别有洞天”“大开眼界”来形容。“在那边待了半个月,了解当地的原料、成品、半成品。去采石厂,接触到的师傅、工人都非常淳朴。他们有不少是华裔,自小浸润其中,对石料的了解很深。跟他们学到了不少东西。”

在当地,有经验的师傅选材之后,根据质地将原石切开,通过察看颜色、形态及晶体结构等来判断做什么物件比较合适;再让有经验的雕刻师傅描图,画出将要雕刻的形状;雕刻之后再抛光。一道道工序下来,一块美丽夺目的翡翠成品才得以展露风姿。

此前只见过成品的杨子龙,去缅甸之后,对翡翠才有了从材料到成品的整体认识,对原材料的矿坑也有了一些了解。“原先对翡翠的了解都是比较零散的,缅甸之行就像一条线,把关于翡翠的零散认知都串联起来了。”回忆起当年的情形,他依然兴奋。

据他介绍,翡翠是多晶体,由多种化合物组成,在低温高压的极端环境中,经过上亿年才能形成。只有成熟的才能称得上好料。不成熟的,业内称为新坑料,成熟的称为老坑料,区别很大。同样的石料越有沉甸感,说明年份越久种越老,玉质也越好。“在低温高压的环境下,就像我们捏泥巴一样,会夯得很实,晶体结构就更紧密,毛孔也更细。用高倍镜观察翡翠,就能看到很细的毛孔。我们平常说的‘温润如玉’,也就是说要将翡翠悉心温养。”

古话说得好“内行看种,外行看色”。缅甸之行让杨子龙对翡翠收藏有了更深的认识。他告诉笔者,翡翠从种水上划分,大致可以分为豆种、糯种、冰种、玻璃种、龙石种等。他介绍了一些看种水的方法:一、测密度与比重,密度比重越高品质越好。用他的话说,就像我们买桔子,要挑沉一些、水分多的,吃起来口感才更好。翡翠也是一样,越是沉甸甸的越好。二、镜面反光效果越强,说明种越老。三、听声音,敲击声音越清脆,说明种越老;如果,敲击声音是低沉的,说明种越新。另外,他也强调,除了种水之外,色也是决定翡翠价值的重要因素。行内还有一句话“色差一分,价差十倍”。说的是,当翡翠种水相同的情况下,色的程度决定了价值。比如,两个正阳绿的翡翠物件,一个七分色,另一个八分色,相同的质地,七分色的值10万元,而八分色的就要值100万元,这就到了考验眼力的时候。

一手收藏 乐趣尽在其中

在杨子龙的众多藏品中,5颗色泽翠艳、绿意满盈的蛋面抓住了笔者的视线,在满柜的藏品中显得尤为特别。这正是他的至爱。

说起他与这一手翡翠蛋面结缘的过程,颇为巧合。早年间,他通过辗转的关系认识了一位同行。这位同行因一时手头资金周转不开,便将这一手5颗蛋面抵押在了朋友处。他偶然得见,“当时,一看这手蛋面的种、色都达到了极致,顶级的龙石种、九分的正阳绿,且杂质非常少,晶体非常细,起胶起莹。”他一见倾心,便全部收了下来,更惊喜的是价格参照当时的行情还下浮了20%左右。至今,他都舍不得镶嵌,时常拿出来赏玩一番。在他看来,这样美的物件一旦被加工成戒指或项链等成品,就失去了它们原本的生命力。而保持它们的原样就有无限的想像空间和可能性,更具收藏价值。

藏翠多年,有得也必有失。

2014年,杨子龙的一位好友看中了他收藏的一个阳绿大如意挂件。这个挂件雕工出彩,种老,颜色正,是他早年珍藏之物。好友对这个挂件特别中意,可碍于他一直不肯转让,只得另辟蹊径打起了感情牌——三天两头请客、送美食……如此,软磨硬泡了一年多,终于如愿以偿。

在杨子龙看来,翡翠吸收天地日月精华,仿佛落入凡间的精灵,跟人有着特定的缘分,有时就像恋人之间的感觉,越看越心仪,便再也舍不下。

“翡翠奥妙无穷,只要肯钻研,就感觉意味绵长。赏翠早已成为我人生中的一大乐趣。”他说。

如今,亲友们时常会带着一些玉石藏品,来让他帮忙掌眼,他来者不拒、乐此不疲。“原先还想创建一个翡翠交流鉴赏平台,让大家来分享藏翠的乐趣。慢慢来吧,我和翡翠的故事还长着呢!”临别的时候,他如是说。

2021-01-26 翡翠收藏: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83464.html 1 3 寻找落入凡间的精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