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贵州作为铜、铅大省,一直有向中央政府供奉铜、铅以供铸币之需的惯例。道光十四年(1834),任职贵州的陈熙晋奉命押运运铅船出黔赴京,历经四川、重庆、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山东、河北、天津,最终到达北京,行程万里之遥。陈熙晋把自己途中所见所感,形诸诗篇,结而为集,名曰《征帆集》。《江上步月》选自《征帆集》, 诗人借景抒怀,描绘了巴中一带夜晚江上的美景,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在第一联中,诗人充分运用光与色的组合,白色的沙滩、点点的青光、蒙蒙的雾气,烘托出一种朦胧的氛围。第二联写月光下三面环水的楼台,画面清美,让人感觉到凄清孤独,诗人的目光还落在了山街的点点灯火上,面对万家灯火的热闹,诗人引发了思乡之情。在第三联中,诗人又改变了视角,从北岸向南岸望去,看到了送别的长亭短亭,自然地想起了和家人朋友告别已有很长一段时间,心中涌起离愁别绪。第四联用残夜凄清的巴歌,衬托诗人羁旅的无聊与浓浓的乡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