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群言堂

⦾聊 天

展示的背后

王俊良

法国博物学家布封,一次乘车回勃艮第,遇上竞相展示的三位绅士。一位说,对自然界深有研究;一位说,研究成果已领先自然界;一位说,研究成果得到布封首肯。布封问,那你一定认识布封?绅士更来劲了,布封忍不住说,我好像没见过你!

遭布封痛斥的绅士,定格在法国作家布尔热《在勃艮第的驿车上》。不过,法国绅士的“实力展示”,焉能与“天朝上国”相比!就展示而言,江湖论规矩,多围绕“面子”,时时、处处都着眼于给人看。于是,吃、穿、住、行一味走高,“实力”一旦兜不住,结局往往“显赫一时,落魄一世”;庙堂讲政治,动辄“举全国之力”!从秦始皇到溥仪,未入正史的皇帝不计在内,两千多年“帝制”397个皇帝中,单说“展示”,谁肯甘居人后?

历史上,若从展示全面、范围广泛、持续时间长考量,无人能与隋炀帝比肩。史载,大业五年(609年),隋炀帝率大军征陇西。由青海横穿祁连山,经大斗拔谷北上,到达河西走廊张掖郡。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甘肃、青海、新疆统一。隋炀帝的威名,令西域二十七国纷纷臣服,张掖贸易空前红火。应该说,隋炀帝这次实力“展示”,达到了开疆拓土、繁荣边贸目的。作为决策者,这样的展示恰逢其时。

然而,接下来的展示,则开始走偏。《资治通鉴》载,大业六年正月,由裴矩负责,隋炀帝邀请西域各国首领、商人聚集洛阳。按隋炀帝指示,盛饰市容,装潢店肆,房檐一律,珍货充积,连卖菜都要垫以龙须席。胡商从茶楼酒肆经过,被强拉就餐,说“中国丰饶,酒食例不取直”,还将树木饰以绸缎。胡商不解,“中国亦有贫者,衣不盖形,何如以此物与之!缠树何为?”

胡商的懵圈,跟南齐刘缵到北魏朝贡,被北魏金店老板的金价惊呆有一拼。刘缵哪里知道,北魏负责接待的李安世,是在按孝文帝指示,提前通知沿街门店,价格便宜得一塌糊涂,以至弄得刘缵不明就里。《魏书》载,对刘缵的疑问,李安世说:“圣朝不贵金玉,所以贱同瓦砾。又皇上德通神明,山不爱宝,故无川无金,无山无玉。”本想乘出国机会购物的刘缵,被李安世的一通“展示”搞晕,只好怀着疑惑“惭而罢”。

殊不知,在“一个人说了算”的皇权体制下,口含天宪的皇帝,“一切都决于上”。既可“以锦缠树”,亦可“无山无玉,无川无金”。在这方面,蔡京是个好干部。皇帝赵佶想建展示大国文化“艮岳工程”,蔡京便站在讲政治高度,依据国学《周易》,提供“丰亨豫大”理论。史载,政和七年(1117),成立由户部侍郎为组长的“艮岳领导小组”,举全国之力,耗资巨大、劳民伤财的艮岳工程启动。宣和四年(1122)艮岳落成,赵佶作《御制艮岳记》赞“真天造地设,人谋鬼化,非人力所能为者!”

奇怪的是,《宋史》将北宋因奢华展示而灭亡的责任,推给了蔡京。原因“时承平既久,帑庾盈溢,京倡为丰亨豫大之说,视官爵财物如粪土,累朝所储扫地矣”。南宋朱熹,更是将赵佶“展示”之责,推卸得一干二净。似乎,因蔡京提“丰亨豫大”,才导致赵佶举全国之力,打造“艮岳”,致民怨沸腾而亡国。《朱子语类》断言“宣政间有以夸侈为言者,小人却云当丰亨豫大之时,须是恁地侈泰方得,所以一面放肆,如何得不乱?”

其实,蔡京作为职业经理人,断无“一言兴邦一言丧邦”之力。典型如裴矩,何以“佞于隋而诤于唐”?原因在隋炀帝喜“展示”,裴矩遂献“以锦缠树”策。同样,孝文帝好面子,李安世才炫金玉“贱同瓦砾”。宋徽宗好“排场”,蔡京才有“丰亨豫大”之论。司马光说,展示的背后“是知君者表也,臣者影也,表动则影随矣!”

2020-12-04 王俊良 ⦾聊 天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67288.html 1 3 展示的背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