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1月27日下午3时,上证指数报3408.31点,当日上涨1.14%,当周涨幅0.91%;深成指报13690.88点,当日上涨0.67%,当周跌幅1.17%;创业板指数报2618.99点,当日上涨0.37%,当周累计跌幅1.8%。
当周,大盘反复震荡,整体上沪市略强。大盘本应有较好的上涨机会,但大盘未能有效突破箱体,指数直到周五才站上3400点,特别是创业板指,7月之前创业板引领两市行情,随着近期顺周期板块的崛起,创业板指表现相对一般。沪综指之所以运行反反复复,一方面体现了市场资金的“纠结”,向上一致性不强;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目前市场热点较为单一,缺乏共振合力。
近日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发改委向国家发改委产业司上报各地新能源汽车的投资情况。板块方面,继美股中国造车新势力集体大跌后,A股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个股也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调。综合而言,后续重点关注两方面因素:一是市场的短期炒作主线是否会有所切换;二是关注成交的配合情况,是否能为市场提供流动性活水。
中信证券认为,不管场内外资金短线如何运作,在注册制大背景下,优胜劣汰是最大的法则,那么投资者就选质地好、成长快、估值偏低的品种。从投资角度观察,美元趋势性走弱商品价格走强有利于周期板块。同时内外部经济的回升对顺周期板块业绩向好形成支撑。中国出口产业链的韧性将进一步提升顺周期行业的需求,顺周期板块的估值和机构持仓均处于历史相对较低的水平,随着经济的转好也将有估值修复的动力。
兴业证券认为,如果后续金融板块没有持续性,又没有新的强势主线,那么会对行情造成一定的压制,因此就当前站上3400点的表现,尚不足以作为市场强势的表征。年末市场仍是乱战格局,交易难度较大,相对保守的高股息标的存在比价优势。
长江证券义乌营业部的看法是,明年的投资机会还是出现在餐饮、旅游、影视等板块。对这三个板块来说,有三个逻辑非常清晰。
1.疫情后消费恢复,相关公司经营情况大概率会好于疫情前。国内疫情控制情况远优于海外,明年可能会出现国内完全控制而海外未能控制的情况。对旅游板块来说,意味着海外游的需求转移至国内,那么旅游实际需求会比疫情前更强。对影视板块来说,海外疫情未受控制,电影的供给会优化,竞争环境变好,部分国内的优质作品会充分受益。
2.疫情出清了市场供给,龙头充分受益。海底捞预计其2020年将会开店500家,在疫情前海底捞对今年开店的预期是400家,疫情之后餐饮行业大受冲击,海底捞开店数竟然还超过了去年。这就是典型的供给出清,龙头受益的情况。
3.可选消费板块大多都是顺周期板块。近期顺周期这个词非常火,随着经济复苏预期的升温,不少工厂预期下游需求会复苏,开始向上游采购原材料补充库存备战未来的经济复苏,在需求增加的驱动下部分上游的资源开始涨价,A股也理所当然开始炒作这些标的。
综合上面三个因素来看,疫情后受疫情影响的这部分可选消费公司业绩超过疫情前是大概率事件,而且无论是餐饮,电影,还是旅游企业,大多也有着类似分众传媒一样固定资产一定,业绩弹性大的特点。机构对这些企业后疫情时代的利润是有很大期待的。
特约记者 杨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