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到了周末,我们小记者要一起去义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参观学习。你知道非遗馆是干什么的吗?其实我也不知道。想知道答案吗?现在就请你跟着我们小记者团的脚步,一起来了解非遗馆的前世今生吧!
我们大家来到目的地,一进门我们就看到尚文好学4个大字,我的理解是:要崇尚文化,好好学习。我还看到了一个金灿灿的建筑物造型,它的外形像极了倒悬的滑滑梯,讲解员阿姨对我们说:“这个可不是滑滑梯哦,这个是我们义乌最有名的特产红糖刚出锅的样子。”我们兴奋极了,原来红糖诞生时的样子是这样的,真是太神奇了!
随后,我们又走进义乌道情馆,讲解员阿姨对我们说,这可是一门以前盲人谋生养家的手艺哦!因为那时候没有电视,也没有手机,晚上老百姓都会很无聊,盲人就拿着一根用竹子做的管子敲打起来“唱新闻”。传说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常常背着一个道情筒,倒骑毛驴云游四方宣唱道情,劝化渡人。
我们还来到了婺剧盔帽展示区,一想到婺剧我就想起了一首诗“生且净末颜百态,字正腔圆唱古今”。后面,我们又陆陆续续看到了很多义乌的特产,如义乌南蜜枣、义乌火腿……墙上还有一些非常漂亮的义乌剪纸,真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听贾老师说,非遗馆展示的这些都是义乌的非遗产品和项目,是义乌传统文化的代表。我作为新义乌人,这些都是第一次听说。看来这个世界需要我们学习的东西真的太多太多了,我愿意跟着小记者团的队伍,继续探索这个精彩的大世界。
青口小学406班 朱依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