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多举措推动贸易便利化

▢ 全媒体记者 傅柏琳 整理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是指使外贸企业能够通过一个入口,向有关政府部门一次性提交货物进出口或转运所需要的单证或电子数据,并接收审查状态和结果信息,以解决重复申报和提交单证的问题。

2014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试验区)在全国率先推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是上海自贸试验区2013年挂牌后贸易监管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借助这个窗口,企业可减少重复申报项目,简化申报流程,从而节省大量人力和时间成本。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是上海自贸试验区监管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遵循国际通行规则、降低企业成本费用、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的重要途径。

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包括货物进出口、运输工具申报、贸易许可、资质办理、支付结算以及信息查询等6大功能模块,涵盖了口岸通关监管和国际贸易活动的主要环节。在口岸通关申报和监管的主要环节,货物进出口申报和运输工具申报,已实现企业通过“单一窗口”一次性提交申报信息,分别发送给监管单位系统,申报结果通过“单一窗口”反馈,监管单位通过“单一窗口”共享监管状态和结果信息。

与传统的通关申报模式相比,“单一窗口”模式具有显著优势。以货物通关方面为例,通过流程优化和数据整合简化,“单一窗口”让企业可以“一站式”办理以上事项(8合1)。各项通关申报作业实现“一点接入、一表录入、一次提交”,避免登录多个系统,报检报关数据减到103项,其中32个相同数据项,只需录入一次,改善了企业申报操作体验,减少了录入工作量,降低了差错率,节约近30%的人力成本;基于互联网的申报模式使企业能够灵活选择申报地点,合理配置人力和业务资源;外贸企业通过与其代理进行贸易和物流数据的双向传输,能够及时了解货物和运输工具的通关和监管状态、结果和时间信息,便于开展供应链优化,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

2015年,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单一窗口”上线运行,实现“一个平台、一个界面、一点接入、一次申报”办理国际贸易各项业务。福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由政府主导,海关、检验检疫、海事、边检共同建设,30多个相关部门参与。据统计,企业进出口货物申报时间从4个小时缩短至5至10分钟;船舶检验检疫申报时间由50分钟缩短至5分钟;一般货物贸易出口全流程时间从16天(注:世界银行评估的中国货物贸易全流程时间)缩短至8天;船舶进境时间由36小时缩短至2.5小时,出境时间由36小时缩短至1小时。

今年5月,中国(福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4.0版上线。本次上线的4.0版突出提供全链条一体化服务,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一代技术,全面汇聚融合进出口业务流、货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实现关、港、贸、税、银一体化全链条运作,使贸易更简单、更智能,贸易数据共享更透明、互信,推进了通关、税务及金融服务等领域的管理创新。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全流程服务,将实现整体联动、集约高效、部门协同、一站办理、限时办结的口岸管理格局,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形成更加开放的营商环境。

2020-11-11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57180.html 1 3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多举措推动贸易便利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