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明博物的标志。我自中学时代起就喜欢参观博物馆,对博物馆中的古代遗存,百看不厌。每当在国外博物馆看到祖宗的文化遗产时,一种难以名状的感伤之情就会涌上心头。
在我国古代文化艺术宝库中,石刻艺术占有重要的地位,且有许多古代艺匠精雕细刻的杰作。这些稀世精品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可谓是宝中之宝。由于战乱等原因,许多国宝遭到人为破坏,还有不少已盗出国门,令人扼腕。比如,美国芝加哥自然历史博物馆内有中国馆,除了展出大鼎、江西出土的铜鼓等珍品外,还有许多石刻佛像,以唐代珍品为多。特别是孔子和老子石雕像,刻得惟妙惟肖,久看不厌。
还有很多青铜器、铜器、玉器等精品国宝,也大量流失国外,被西方博物馆收藏。如华盛顿佛利尔美术馆,有不少我国铜器时代的白陶文明国宝,国内也极少见到。在安阳发掘殷墟时,得有一只10余厘米高的白陶甕是完整的,而在该馆却收有33厘米高的我国的陶垒。还有我国殷代造型奇趣的人面蛇身盂,也在佛利尔美术馆现身,令人惊奇。该馆所藏的木雕艺术精品,从北朝到元代,都比较完整。
芝加哥美术馆内有一个中国艺术分馆,展馆面积之大,古稀珍宝之多真令人难以置信,许多古瓷、铜器我在国内都未曾看到。其中有一匹唐三彩短腿矮马,造型奇特,体形肥壮,十分罕见。还有汉代的鎏金壶,工艺精美,反映了我国艺匠臻高的艺术成就。
我国古代名家书画是文化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书画大师艺术与心血的结晶。这些国宝也多有流失国外。除在芝加哥美术馆内有不少珍贵古书画外,在华盛顿佛利尔美术馆,也有我国绘画史上精绝的作品,如元代吴镇渔父图,晋朝顾恺之洛神图卷宋代摹本,宋末元初画家钱选杨妃上马图,元代书画家赵孟颊双羊图,元代画家王蒙夏山隐居轴,明代画家唐寅南游图,等等。听一位华人画师说,世界各大博物馆都有我国之国宝,仅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收藏我国名家书画计有1000余幅。看到听到国宝流失之多,作为炎黄子孙又怎能平静呢?!
2010年6月,我们随浙大教师旅游团去爱尔兰、英国和西班牙旅游,其中有半天参观大英博物馆。它是世界四大著名博物馆之一,藏品种类繁多,计有800多万件,为世界博物馆藏品之冠。我们除参观藏品十余万件的埃及馆外,主要看了由中国、日本、印度及东南亚国家展出十余万件藏品的东方艺术文物馆。其中中国馆的藏品,从商周的青铜器,到唐宋的瓷器,再到明清的金玉制品,计达两万三千余件,很多为绝世珍藏,如河北行唐县清凉寺的壁画,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的唐代摹本,西周的康侯簋,唐代殉葬的多种三彩等。特别是《女史箴图》中国绢画唐代摹本原藏北京圆明园,1860年被英国人窃走,今为大英博物馆的三件镇馆之宝之一,我国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是宋代摹本。看到这幅绢画,心里五味杂陈,待到哪一天,能回归中国怀抱那该多好!
最后,我们又到大英博物馆后门看一对中国的石狮子。石狮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辟邪物品,它与石麒麟一起成为中国民间崇尚的灵兽。石狮以上等石材为原料精工雕琢而成,形象威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团友们纷纷与石狮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