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人文

陈佩斯、杨立新话剧《戏台》爆笑义乌

两位“老戏骨”分享戏里戏外精彩故事

▢ 全媒体记者 王月 文/图

10月10日晚,由陈佩斯、杨立新等主演的话剧《戏台》在义乌文化广场剧院鸣锣开演,剧中20余名大小人物,在两个多小时里粉墨登场,共同演绎了一个戏班子在乱世之中求生存的故事。华丽张扬的舞美、诙谐生动的表演、相得益彰的配乐,皆给义乌观众带来了一场文化盛宴,让人在连绵起伏的欢声笑语中,体悟到不同一般的话剧魅力。

好剧讲究 杨立新“抢”角色

《戏台》讲述了某戏班后台发生的一日故事:民国时期,军阀混战。时值洪大帅刚进占京城不久,闻名全国的五庆班将携大名角儿金啸天在德祥大戏院里进行为期三天的演出。五庆班侯班主和大戏院吴经理在后台带着伙计们预备演出,二人正沉浸在戏票皆已售罄的喜悦之中,却不想一系列意外接连而至,德祥大戏院的后台彻底乱了。侯班主和吴经理浑身乏术东拆西补,然而无论二人如何应对,事情却不受控制地朝着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方向发展……

该剧是一部“戏后戏”,也是一部“戏中戏”,所涉猎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底蕴深厚,需要高超的导演方法和高难度的表演技巧。杨立新说,他一看见剧本,就被剧中的各个鲜活生动的角色而吸引,并毛遂自荐要求饰演其中的包子铺伙计“大嗓儿”一角。

大嗓儿是《戏台》中穿针引线、贯穿全戏的重要角色,在整出戏剧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而陈佩斯所饰演的京剧五庆班的侯班主,则在剧中颇受波折,每一次命运的重锤击中戏班时,都得靠着他的机智化险为夷。据说,大嗓儿的角色,本来是陈佩斯留给自己的,机缘巧合,这个角色最终“落”在了杨立新身上。“这是命中注定。”杨立新笑言,《戏台》所演绎的这段故事对京剧的知识积累和表演技法有着一定要求,可这对于从小痴迷京剧文化的自己来说,完全不是问题,画脸、勒头等过程可谓驾轻就熟,现场演绎京剧更是信手拈来。

“很多时候所谓准备都是潜移默化的。这次的角色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一定的京剧基础,同时还需要懂点评剧。老北京有句话叫‘学的曲,唱不得,教的拳,练不得’,当我看到这剧本的时候,就想着我来吧,天作之合。”对于这次主角被“抢”,陈佩斯却毫不吝惜自己的溢美之词,“这呀是戏碰上他了,一切都刚刚好。”

好剧难得 精益求精数年磨一剑

《戏台》是一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喜剧作品,更是一出就叫得响、留得下的好戏。陈佩斯、杨立新等《戏台》的演员,都曾表达遇到这剧本的幸运之情。杨立新说这出剧本“四十年难遇”,陈佩斯则坦言说“我等了它60年”,可见《戏台》剧本之精妙。

从选材上看,《戏台》可谓是“台上见台,戏中有戏”。它将舞台进行180度大翻转,一向神秘的后台变成向观众开放的舞台,深入后台众生相,360度全景式呈现戏台幕后故事。在形式上《戏台》首次将话剧和京剧艺术融合在一起。

《戏台》中,对白混杂念白、台词穿插唱段,京剧和话剧在同一时空里融汇交合,互为推进。在剧作技术层面,《戏台》人物性格鲜明生动、台词语言地道幽默、故事架构智慧精彩。整部作品浑然一体,编剧之功力令人赞叹。在剧作主题上,《戏台》以小见大,以方寸舞台演历史变迁,以一代戏班的多舛命途,见“文化之传承”这一古老而永不过时的命题,立意深远,耐人回味。

据陈佩斯介绍,《戏台》剧本自 2014 年面世后,从未停止过修正和进步。从表演调度的调整到人物台词的处理、从开场的重新排演到结尾的反复推敲、从对个别演员的“单独指导”到整场戏的道具、灯光调换……这样的创作在6年间从未间断。可以说,如今的《戏台》和初亮相时的模样已经不再相同。这也不难想象,为什么会有观众反复看9轮依然不减兴味——因为《戏台》的创作还没有彻底完成.对于艺术家来说,创作永远不会彻底完成。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恐怕再没有比陈佩斯、杨立新两位老戏骨和众位戏痴们做搭档,更让《戏台》幸运的了。

好剧有味 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戏台》

“要说它最吸引观众的理由,我个人觉得是,它把一个像寓言一样的故事和现实完美结合起来,从一个一百年前的故事,用寓言的方式读出我们现代的因素。”陈佩斯说。

在《戏台》中,陈佩斯饰演的京剧班儿的班主和他以往塑造的角色有很大不同,不再是简单的“撒开了欢儿”演的滑稽角色,而是一个立体丰富、内涵厚重的完整复杂的喜剧人物形象。在排练中,陈佩斯专注出演人物本身,将个人喜剧气质与角色面临的窘境完美嫁接,用观众们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脸演绎出完全新鲜的气息,现场不时因陈佩斯的表演而爆发出阵阵笑声。

而杨立新则完全藏住了顺溜的普通话,一口流利地道又忍俊不禁的河北乐亭口音贯穿始终。据说为了这个角色,杨立新特意请人用最地道的乐亭话从头到尾把台词录好音,在走路、开车的时候跟着录音一个字一个字地模仿,一句一句学。正是这样兢兢业业,力求完美的态度,才让观众们见到了《戏台》这出惊艳之作,更是令人在一片欢笑中,体味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似喜又哀,有的人看完哈哈一乐,有的人看完心内戚戚,这一出戏,能让观众看到不一样的内涵。”杨立新言道,一出好戏,可以让人“会心”,直击心灵的震撼。陈佩斯更言“高级喜剧一定会有一个技术层面的不同”,作为一部“架空剧”,《戏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都是模糊不清的,但不妨碍他们巧妙运用戏剧结构和人物行为的冲突。“当我们在创作一部作品时,除了人物脉络构成还要关注所表达的东西。在那个历史背景下,中国的历史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尽管戏班很小,但它所展现的是整个大的时代。”因此,《戏台》更像是一则寓言故事:把悲剧和喜剧一同讲述,把最可乐的和最悲伤的杂糅在一起。

“我们两个人都有几十年的喜剧积累,如果把这件事再弄明白了,这个戏就算圆满了。”陈佩斯说,“每个观看《戏台》的观众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有的笑着笑着哭了,有的哭着哭着突然笑了,我们更希望大家透过喜剧的外表,看到剧情内里的东西。”

2020-10-14 两位“老戏骨”分享戏里戏外精彩故事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48730.html 1 3 陈佩斯、杨立新话剧《戏台》爆笑义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