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绣湖

◆笔走万象

潜崖象踞

骆有云

地方形胜,是某个区域不可复制的坐标与名片,是十分宝贵的人文旅游资源。义乌人文荟萃,风景优美,自古就有“乌伤八景”之说,名曰:黄檗龙蟠、清潭鹰啄、潜崖象踞、金峰麟集、画坞涵碧、覆釜列翠、瑞云轮菌、灵泉瀑布。

在历史长河中,万物都在彼此消长。乌伤八景中的部分景观已被岁月湮灭,现在很难找到其确切位置。地方形胜是否别来无恙,一直为人称道与牵挂,并不断地探访寻踪。

大陈镇八里桥头村西的潜崖山,此地乃乌伤八景之“潜崖象踞”也。《(清·嘉庆)义乌县志》载:“潜崖山,县北五十里。麓有象鼻岗,椒有双杉亭。”

潜崖山山川秀丽,方圆约2平方公里,一山突兀,无所傍依,了无牵挂,特行独立。其八里桥头、上仙姆、丁店、邢宅诸村如众星拱月,环绕其间。山上流泉叮咚,林木繁盛,山花绚丽。春夏秋冬,风霜雨雪,朝晖夕阴,四时风光,美景殊异。北侧的象鼻岗,山势高耸,悬崖峭壁,怪石嶙峋,远远望去,仿佛大象之鼻。山势若象,蹲踞其间,美其名曰“潜崖象踞”,别有一番意蕴风情。深溪、云溪仿佛两条银白色的飘带,从远处飘然而来,在潜崖山脚相拥相抱,汇合成龙溪,蜿蜒流入大陈江。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据地方史料记载,明代先贤李鹤鸣曾多次登临潜崖山,流连忘返,留下许多神采飞扬的题咏。

李鹤鸣,字九皋,品行高洁,且聪颖好学。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进士及第,官至大理寺右丞相、兵科给事中等。李鹤鸣学识渊博,为人耿直,为政清廉。世道艰难,命途多舛,他在昏昧污浊的官场中,很难施展自己的抱负。归去来辞,终不为五斗米折腰。从此,他远离官场,隐居乡野林泉。闲云野鹤,悠游于义乌的山水之间,作诗论文,好不悠闲自在。李鹤鸣在垂暮之年,将平生的诗文精心编纂凡十二卷,并以潜崖山双杉亭为题,名曰《双杉亭草》。岁月漫漶,双杉亭早已灰飞烟灭,李鹤鸣的文集也已佚失,成为义乌文化史上的一件憾事。

流泉叮咚,白云红叶,往事越千年。大自然的宁静秀美抚慰了李鹤鸣疲惫的心灵,他在《潜崖山》诗中写道:“独往神逾静,冥搜路不迷。青藤蛇上树,苍石虎吞溪。复磴莓苔滑,深林络纬啼。泉鸣珠佩迥,嶂簇画屏齐。半岭思清啸,悬岩想暝栖。岚光空翠湿,天势蔚蓝低。药辨千年重,芝探五色泥。恍如升紫府,真似蹑丹梯。吏隐污金马,仙魔陋碧鸡。玉符原有诀,宝箓久应题。永念凌红雾,终希驭白霓。月华还可摄,云构定峰西。”

潜崖山登高远望,冈峦起伏,原野苍茫,阡陌交通,村舍屋宇,天地相连,其古苍浩荡之势令人胸襟顿开,遐思翩翩。在冈峦沟壑中行走,聆听大自然的呼吸,远观其势,近看其质,自有万种风情。李鹤鸣若魂兮归来,对这方山水必定情有独钟,念天地之悠悠,欣然而忘归焉。

2020-10-12 骆有云 ◆笔走万象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187174.html 1 3 潜崖象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