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教育

男童异物卡喉失去意识 教师接连施救转危为安

康彦奎为幼儿园老师送来锦旗。

▢ 全媒体记者 柳青 文/图

7月中旬,东洲第一幼儿园忙碌招生与升班搬物工作的人群中,除了教职工,还有一位特殊家长的身影。这位家长早在园内各项工作开始前便主动打电话给园长,表示“园里有什么重活、累活都可以交给我干,只要我有空,就天天来当志愿者”。记者了解到,家长康彦奎的行为,除了是对幼儿园工作的支持,更是对月余前一次“救命之恩”的深深感激。

4月30日下午,东洲一幼全体教职工正在进行疫情防控工作的演练与入离园教学视频的拍摄,为即将到来的开学做好准备。正在此时,站在门卫室处的园长骆丹旦忽然听见一阵快速拍门声,伴随着焦急的“快开门,快开门,帮我救救孩子”的呐喊。骆丹旦认出这是园内学生童童的家长,立刻让安保人员打开大门,将怀中抱着2岁小儿子铭铭的康彦奎迎了进来。

“老师,铭铭可能是吃巧克力豆卡住了,我刚才在家里试过拍他的背,没有效果。”“快去把两位校医叫过来,骆老师受过急救培训,让她也一起来看看。”看到铭铭双眼紧闭、失去意识,骆丹旦马上指导康彦奎将孩子头部放低进行拍击,同时让人拨打120急救,并叫来更为专业的校医和老师。

很快,两位校医和接受过急救专业培训的骆旭兰老师先后跑到现场,此时铭铭嘴唇发紫、手臂无力,情况已经十分危急。校医见状,先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腹部冲击,铭铭仍旧不见反应,骆旭兰老师立即上前调整孩子的位置,将头部倾斜朝下,用手掌在背部用力拍击,并尝试抠出其口中的异物。近2分钟的急救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铭铭终于发出了一声轻微的咳嗽声,大家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些许。

随后,为了节约就医时间,骆丹旦在与急救120沟通后,选择自行开车送孩子去医院。庆幸的是,此时园门口正好有一辆私家车经过,车主也是园内学生的家长,在了解情况后,该家长立刻让他们上车。在骆丹旦的安排下,骆旭兰老师陪同因焦急而忘带手机、钱包的康彦奎前往中心医院,帮助缴费挂号、检查取片,待孩子彻底清醒后才回园继续自己的工作;而另一位梁金英老师则去往康彦奎家中,照顾其独自一人在家的女儿。

“真的太感谢幼儿园的老师们了,如果没有他们,没学过急救知识的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回忆起铭铭被巧克力豆卡住的场景,康彦奎直言心有余悸,“他当时一直在客厅哭闹,我就想着拿两颗巧克力豆哄哄他,没想到我去厨房端午饭这几十秒的功夫,出来就发现他躺在沙发上浑身抽搐了。”当时,着急慌乱的康彦奎只能用力拍拍铭铭的后背,发现没有效果后,他立刻想到了女儿正在就读、离家仅十多米的东洲一幼,于是立即抱着孩子前去求救,继而化解了一场危机。

铭铭获救几天后,康彦奎特意来到东洲一幼,为教职工送上了写着“慷慨救人 蜡炬表率”的锦旗,并向当天参与救助的老师、校医和家长一一表达了深深谢意。

“幸好我们每年都会组织教师急救技能培训,才使得大家都能临危不慌、沉着应对。”骆丹旦也提醒,暑假来临,希望家长在看顾幼童时多加注意,不要给孩子吃花生、瓜子、豆类、果冻等容易噎到的食物,在孩子的活动区域内,也不要放置硬币、纽扣、电池、药品等细小物品或危险物品,以免发生类似意外。

据悉,近年来,我市教育局组织各学校分管安全的负责人开展应急救护能力培训与考证,同时要求成立学校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开展红十字校创建活动。

为更广泛地推进应急救护进校园,培养校园应急救护骨干队伍,自2016年起,我市开始全面实施应急救护培训三年行动计划,把教师红十字救护员证持证率列入了学校校园安全工作考核内容。目前全市公办中小学、幼儿园教师90%以上取得了红十字救护员证,不少学校取证率已达100%。应急救护培训的开展,让教师普遍具有了应急救护常识,确保面对学生流鼻血、跌打损伤等常见情况或一些紧急情况时,都能从容应对、正确处理。

2020-07-27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32016.html 1 3 男童异物卡喉失去意识 教师接连施救转危为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