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峰插汉
柳时芳(明)
帝抛秃笔架山颠,
拔地嵬然耸碧尖。
夜静犹滋银汉水,
横批玉版扫云烟。
清溪之地名、溪名,市内域外,多有凡见。今所述的清溪,在义南赤岸镇域内。如果从市区出发,沿佛堂大道,进佛赤公路,上义武公路,看到一桥飞架西东之水槽天桥,清溪村便到了。清溪村是一个大村落,分上清溪、下清溪,建村已近千年了。此村为两大族姓成氏、朱氏后裔居之。
清溪村坐落于柏峰水库之西,四周环山,义武公路傍村而过,四看云峰插天,周遭沃野遍绿,诚不失为一风光佳丽之地。故明万历时成氏之裔充浩君约其知音好友会于婺州(今金华),灯红酒绿之际,诗兴勃发之时,唱和其村景八咏,留下了一段佳话,也留下了清溪八景文化。今读之,不觉为之击节。其中之一《苍峰插汉》诗曰:
帝抛秃笔架山颠,拔地嵬然耸碧尖。
夜静犹滋银汉水,横批玉版扫云烟。
此诗作者柳时芳,兰溪人。明万历时为平乐推官,据《元和郡县志》平乐县当在广西昭州境内。古人交友交游,实属千里万里一会,万分难得,所以友情也十分真挚深厚。成充浩邀其好友会于婺州,实属是一次一生难逢的机会,所谓“诗人兴会更无前”表达的也就是这种机缘吧。
况此次雅会,与章君廷坚、郭君尧濂、柳君时芳四人酒欢意兴,沓踏歌喉,廷坚首唱一首,尧濂继兴续赓一首,余六首都由时芳完成。从诗中分析,时芳肯定是来过清溪的,不然,他不可能续其六,而且还把清溪的山水风光,四周的方位事物拿捏把握得这么有分寸,从另一方面来说,也进一步说明了成充浩和他的深厚友谊。
从清溪村张望,高高的山峰回绕在四周,那高凸低凹的错落山峰,诗人想象为天帝把写秃的笔抛在笔架上,山峰就是笔架,秃笔就是拔地而起、耸立云端、翠郁浓浓的高峰。这个形容是非常形象的。不错,从清溪村往西看,远处是八宝峰,往南看是高矗的群峰连绵的八素山脉之天龙山、大寒山,往东看,就是近在咫尺双峰山,往北是一片沃野,古邑赤岸即在不远。到了夜晚,村落一片寂静,看着天上忽明忽暗的天河,恰似点点滴滴的银汉水在洒向人间,耸立的山峰承受着滋润着甘甜的银露,也滋润着万物大地。山峰间隐约露出的白色山岩,如同白玉一样,横竖罗立,既点缀得苍苍茫茫,又似云雾相间,美景妙不可言。
今年庚子杨梅挂枝紫墨相间之时,有书画文友数人,雅会于清溪不远之毛毛山庄,诸子以义南赤岸古诗文为题,书之画之,率成各章,也是一痛快事。孙氏平方以其《苍峰插汉》为题,创作诗意画一幅。观其画作水墨酣畅,满纸云烟。峰峦出没于云端,峰端似翠笔耸削。近处怪石横卧,老松枝干似虬。山之气脉贯通,水之源流有出。整幅画构思如诗,大胆随性,气势不凡,用笔拙朴,设色浓丽,艳而不俗。很好地体现了《苍峰插汉》之诗意,山川峰岭尽收眼底,水云苍松自有巧趣。书家朱胜斌为其掌款,题《苍峰插汉》诗于上,犹如锦上添花,更增全画之意趣,实为书画合璧之作。
王春平/文 金滢/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