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绣湖

◆心香一瓣

书童垄上行

刘会然

书童呢,其实是个牧童,只不过这个牧童喜欢在放牛时,怀揣一本图书或杂志,所以秧塘村的大人和小孩都嘲笑他是书童。书童就书童呗,谁叫他如此酷爱看书呢。但他深知自己是个真正的牧童,放牛才是他目前真正的使命。

牧童所在的秧塘村,地处江南赣中的丘陵地带。有山,但不高。有水,但不丰。看似群山环绕,其实山高不过百米。看似水源泱泱,其实都是小溪的蜿蜒。

牧童在每个下午,无论彩霞漫天,还是细雨迷蒙,都会牵上家里的耕牛朝田垄上走去。牧童本可以和童年伙伴相约而行,但牧童还是喜欢一个人独向垄上行。

那天,是个深秋的下午,天边云朵高悬,牧童如往常,牵着耕牛朝田垄走去。牛色深黄,宛如深秋的颜色。牧童的手上,自然紧握了一本发黄的杂志,封面上一个少年站在蔷薇花丛中,那应该是本少年类杂志。其实,牧童家里的书很少,只有少许的小人书,还是外祖母从城里的亲戚家带回来的。但牧童早就熟稔了这些小人书。牧童喜欢去邻居家里借书。邻家童年伙伴的母亲是位小学教师,家里有一个镶嵌在墙壁上的小型书柜。书柜里有各种各样的书籍。牧童此时手里紧握的杂志,就是从邻居家借来的。

牧童选好了一个放牛的地方,其实也无所谓选好。秧塘的孩子放牛都是随性而为,觉得哪里看上去舒坦些,就把牛赶到哪里。牧童选好了一块荒芜的稻田旁。已过了火热的收割季,现在的稻田早已胸怀坦荡,可以任由牛到处觅草,只要牛不闯入菜园和番薯地就行。真是个放牛的好时节啊。

春天、夏天、初秋,牧童放牛时,喜欢把牵绳拴在自己的右手腕上。这样,牛一旦想吃田里的禾苗,牧童就可以猛扯一把牛绳。牛呢,鼻孔生疼,就会乖乖掉头。如今,牧童就放开了手脚,收割后的稻田除了残留的稻茬,其余什么都没留下。一眼望去,所有的稻田都裸露出土褐色,与先前的禾绿或稻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牛摆开了吃草的架势。牧童也找到一个向阳的矮坡,坐下来,悄然摊开书本。牧童的目光紧贴在页面上,宛如蜜蜂紧贴在花朵上。周围的山光水色远去,书上的奇幻世界涌来。牧童迷失在文字的丛林中,心情随着故事情节婉转跌宕。牧童时而颔首,时而低眉,时而展颜,时而锁眉。牧童的神色,宛如天上的云,变化多端。突然,起风了,一棵棵狗尾草晃动着枯黄的头颅,在牧童的衣服上,手臂上摩挲。牧童没有理睬它们。狗尾草沮丧地独自摇曳。一对蝴蝶翩跹在牧童脑袋边,甚至在牧童的头顶做起了体操。牧童连眼都没抬,蝴蝶双双飞远了。牛在不远的地方默默吃草,嚼草声刺啦刺啦响。牛偶尔也会抬头看看他的主人——牧童。但看到牧童那副醉心书本的神态,牛也就一心一意地埋头啃草了。

终于,牧童抬起了头。他先寻找牛,牛就在不远的地方。牧童发现,牛吃过的地方比镰刀割过还平整,牧童很满意。不像有些牛,吃起草来挑三拣四,吃过的地方凹凸不平,难看极了。牧童再把眼睛抬起,他看到了四周的田野一片焦黄。夕阳照在田间地头,有水的地方如镜面泛出银光。土坡上的杂草在夕阳下随微风摇曳。小溪里的芦苇秆上举着雪白的芦花,像棉絮一样让牧童充满了暖意。

牧童干脆躺了下来。身下的小草,窸窸窣窣鸣叫起来,是牧童压痛了它们。牧童把书支在胸口。他举目朝天,天上除了数块慢慢飘移的白云,就是蓝得看不到底的深空。天空中不时响起了鸟的鸣叫,牧童发现是一对对大雁,途经他的头顶朝南飞去……

牧童想,再看一会儿书吧。但他发现手头的书已经看到了封底。没书可看了,牧童深感沮丧。牧童想,要是一次能借两本就好了。正当牧童沉迷遐想时,太阳一跳就坠入了山谷,天空顿时灰蒙蒙的一片。牛突然停止了吃草,朝天空哞哞地叫了两声,然后鼓着大眼睛四处寻找主人。

牧童坐直身子,再缓缓站了起来。牧童用手拍拍身上的草芥。一阵风吹来,牧童打了个寒噤。马上就要入冬了。入冬后,赣中这片土地就要开始下霜下雪了。牧童垄上行的日子或许就要快结束了?

然后呢,垄上的牧童何处寻?小草们猜想,牧童垄上行的日子,该是来年春天,田野重新染绿的时候吧。

2020-06-29 刘会然 ◆心香一瓣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30953.html 1 3 书童垄上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