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骆红婷
这段时间,义乌奎特贸易公司负责人俞锋非常忙碌,忙上线新产品、忙研究客户反馈需求,忙布局更多的国外市场……他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听说义乌与阿里巴巴推动eWTP项目落地升级的消息,他充满了期待。
2013年,俞锋在阿里巴巴国际站申请了店铺,开始经营义乌小商品。刚开始时,为了取得优势以及店铺销量提升,“奎特”一味拉低价格,因此陷入了与同行斗价格的境地。对于跨境电商来说,最难的就是产品本地化。
“不同国家的客户,对同一产品也会有不同的喜好。”俞锋说。基于此,“奎特”及时调整了产品策略,走上了“订制化”的路子,并很快迎来新的转机。凭借“促销类针织品”这一单品,短短3年时间,“奎特”从零起步,发展到客户遍布俄罗斯、东南亚、西班牙乃至巴西等国家和地区。
尽管“奎特”的生意蒸蒸日上,但俞锋认为跨境贸易在通关、物流等方面仍存在很多局限性,企业难以施展拳脚拓市场。与欧美成熟的市场不同,不少新兴市场的通关、物流、支付效率低得多,采购商下单金额也更倾向于小额高频。“不只是客户陌生,做生意的方式也陌生,建立互信是一件特别不容易的事。”俞锋说,在他的圈子里,这样的困扰不是个案。
去年6月,eWTP落户义乌,无疑为“奎特”这样的中小微企业带来积极的影响。“从去年开始,我们在物流成本、品牌推广以及跨境结汇等方面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俞锋说。去年6月24日,阿里巴巴国际站宣布建立义乌专区,开创数字化市场采购贸易模式。阿里巴巴国际站为义乌量身定制的数字化市场采购贸易模式,通过履约服务全程线上数字化,满足了卖家的简易申报、安全履约等需求,同时不断开发新的功能模块,帮助卖家在报关、物流、结汇等方面不断降本增效。过去一年中,“奎特”的销售量同比增长了100%。俞锋说,有了市场采购数字化出口服务后,线上的效率较过去线下操作模式更高,企业的交易数据可以被沉淀,让新客户在交易时更有保障和信心。
“奎特”倾向于做小众化产品,每一款产品都按照不同国家习俗、人文以及消费者需求进行设计与制作。随着义乌与阿里巴巴围绕eWTP的合作升级,俞锋更看好自己的发展方向,有信心通过阿里巴巴国际站把义乌小商品卖向全球。他认为,义乌将有更多中小微企业从全球贸易的被动参与者转变为新贸易规则的主动探索者,“义乌模式”将进一步升级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