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收藏

红色收藏 致敬激情燃烧的岁月

战斗中使用的冲锋号

55式军用斜挎包

医药箱

70年代的喇叭

红色主题搪瓷水杯

“为人民服务”搪瓷盘

“大海航行靠舵手”搪瓷果盘

65式伞盔

“卫星牌”半导体管收音机

▢ 王月 文/摄

如今,在一些人家中还能翻出几件“红色藏品”,那份独特的红色记忆并不遥远。“红色收藏”作为收藏市场特色鲜明的一个独立分支,凭借其独有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引人瞩目。当不少人将焦点对准红色藏品的增值和暴涨神话时,一些红色收藏爱好者却不以为然。对他们来说,倾心红色收藏是一种坚定执着的信仰追求。

今年58岁的施清贵,就是这样一位几乎把红色收藏作为毕生事业努力奋斗的人。“我做红色收藏已经几十年了,对我而言收藏是一份信仰,是对那一段激情燃烧岁月的敬意。”

昨日,笔者走进施清贵的店铺“红色记忆”,四周整洁的墙壁上挂着军大衣、军用背包、军用水壶,橱窗、壁柜里陈列着望远镜、电话、水壶、邮票、纪念币等大量物件。施清贵的收藏以用途类区分,可分为红色主题产品、民间通用品、老军品等三大类,包含了报刊文献、红色纪念品、红色主题实用品等物件。

搪瓷杯里的红色情怀

施清贵告诉笔者,他的收藏经历可以追溯到1980年,那时他就开始收藏毛泽东像章,“我从小对这些东西就有感情。”目前,施清贵已有数千件红色收藏品,其中仅红色像章就有300多枚。

此外,还有通过四处走访收集来的宣传画报、印着毛主席语录的钟表、仪容镜、搪瓷杯等丰富多样的红色主题产品。

“60-80年代,你要说义乌人家里最时兴、使用最广泛的红色物件,那一定少不了印着各式标语的搪瓷杯、搪瓷盘子。”仅搪瓷制品,就满满当当地占据了一个橱柜。近年来,随着塑料和不锈钢的崛起,这种曾经渗透于义乌人生活的必备品默默退出了历史舞台,只有在旧货市场才能看到。施清贵却对它情有独钟,收集了不少各个年代的搪瓷制品。既有1969年杭州国营搪瓷厂制作的“为人民服务”的搪瓷碟,也有1989年上海国营搪瓷厂生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念盖碗杯,还有印着“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搪瓷果盘。每样老物件至今仍旧色彩浓郁、保存良好,展现了中国人民积极奋进的精神面貌。

据施清贵介绍,在改革开放前,普通百姓的物质生活并不充裕,搪瓷已经算是很精致的洋气物件了,上面大多印刻着毛主席语录以及鼓励大家重视生产的标语词汇。由于搪瓷多为国营工厂制作,为方便检查数量,每个搪瓷物品底部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编号,标明生产的件数和批次。

收音机里的红色故事

在施清贵的童年记忆里,盛夏的午后,村民们围坐在树荫下的石桌旁,听着卫星牌收音机里咿咿呀呀的样板戏;夜晚来临前,点亮一盏煤油灯,一家人靠着点点微火照亮屋堂;每家每户的屋檐下都有一盏小喇叭,用来接听村口广播……如今,这一件件简单却难收集的民用物件都被他妥妥保存着,“收藏的最大意义,就是让更多的人去了解这些红色藏品背后的故事。”

橱窗里一件烟台收音机厂制造的“卫星牌”半导体收音机,吸引了笔者的注意,复古简约的造型和机盒上的毛主席头像、语录都带着浓浓的时代气息。据介绍,上世纪60年代,农村普通老百姓获取信息的渠道是有线广播;到了70年代,条件好一些的人家,都以集齐手表、收音机、自行车和缝纫机这“四大件”为豪。收音机一度成为人们家中的豪华用品和摆设品。晚饭后,一家人围坐收听一曲“东方红”,成了当时最潮流的休闲活动。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进步,这些“老古董”早已被人们废弃了,但作为科技发展的见证,他们仍旧具有较高的史料文物价值。施清贵的这台收音机保存到现在,不但品相完好,且仍然可以收听广播,是收藏中难得的精品。

这一件件承载着无数红色记忆的藏品,记录着新中国的奋斗岁月,对于今人而言,更是了解中国红色历史、红色文化的重要物证。

“军绿时尚”里的红色记忆

说起红色收藏,不得不提老军品。与之前介绍的红色收藏品不同,军品只存在于一些老军人或军人后裔家中,收集难度更大,留存数量更少。对红色收藏爱好者来说,能收藏到解放军各个时期的军服、军帽、皮带、包具,是件非常幸福的事。

施清贵的大部分军品收藏为55式、65式、87式的军服军帽军靴、老式军用电话、军衔军章、冲锋号、望远镜等军用品。这些军用品对他来说都是无价之宝。“55式的军服使用胶木扣子,颜色为土黄色。65式的军服经过十年的设计变成了草绿色,减少了肩扣设计。”介绍起各个时期的军服变化,施清贵如数家珍,“不要小看65式军服,当时穿军绿色的军服可是一种时尚。”按照现在的话说,军绿色的衣服是最流行的时装。除了军服之外,解放帽和挎包也成了流行品。70年代至90年代不少学生、青年都以有一个军用斜挎包为荣,学校里若是有个同学背着军绿色斜挎包,必定会收到所有人羡慕的目光。

据介绍,80年代中国军队又先后换发了85式和87式军服,但仍然保留了军挎包的设计;直到90年代初,战斗背囊研制成功,1998年,中国军队开始换发战斗背囊。与此同时,已经使用了40多年的军挎包开始退役。自此军用斜挎包不再流行,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2020-06-16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30446.html 1 3 红色收藏 致敬激情燃烧的岁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