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名家

◆东敲西击

夜莺掌灯

俞可

“提灯女士”弗洛伦斯·南丁格尔

闻令即动,白衣执甲,逆行征战,火线建功。

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

燃烧自己,照亮他人。

时间走进2020之后,这是人类星球闪亮的最美风景线。

千里驰援湖北,共4.26万名医疗战线人员,其中护士2.86万名,占七成之多。

“尽力提高护理之标准,慎守病人家务及秘密。竭诚协助医生之诊治,务谋病者之福利……”苦争恶战之时,白衣天使引吭高诵如是文字。这段文字叫作南丁格尔誓言。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现代护理事业缔造者。自1912年以来,全球护理界将其诞辰的5月12日确立为国际护士节。今年的国际护士节尤为特殊,既因疫情激扬护士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又因南丁格尔诞辰恰逢200周年。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俄国与英法争夺小亚细亚的克里米亚战争爆发,滑铁卢之后第一场大规模国际战争,拉开现代战争的序幕。其现代性就体现于野战护理,由临危受命而远征战场的南丁格尔首创。

“我所目睹的一切是因为这些人没有得到丝毫抢救便死去。似乎病人在照料病人,垂危者在照料垂危者……”《泰晤士报》战地特派记者威廉·霍华德·拉塞尔发回的一篇篇前线报道,犹如一枚巨型陨石撞击英伦三岛,激起阵阵风浪。

“难道我们中间就没有妇女具有献身精神,愿意站出来帮助那些因病痛而呻吟的士兵吗?”拉塞尔的发问如若不可堪比屈原的天问,岂能以“第一位职业战地记者”载入新闻史册?果然,这一敲打心灵之问唤醒远在伦敦的南丁格尔。这位病患淑女护理院院长主动向军方请缨,率38名护士赶赴前线组建野战医院。半年后,伤员死亡率从42.7%降至2.2%。

面对近乎奇迹的护理效果,在战壕苟延残喘甚而万念俱灰的伤员惊呼,提灯穿梭于病床之间的南丁格尔团队“如天使般”降临。由此,“掌灯女神”形象走进千家万户,走上英镑纸币,走出一条现代护理事业之路。

秘诀何在?为纪念南丁格尔诞辰200周年,世界卫生组织今年推出首份全球护理报告,着重于以技术促护理。克里米亚战争期间的护理,技术固然关键,南丁格尔开辟现代护理的点睛之笔却在人文性。

为表彰南丁格尔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所立功勋,英国发起史上首次全民募捐。高达44039英镑的捐款何去何从?办学。

南丁格尔将这笔巨款先设立南丁格尔基金,进而于1860年6月24日创办南丁格尔护理学校,附设在建于十二世纪的伦敦圣托马斯医院。学生的学费、食宿费以及零花钱均由南丁格尔基金支出。对学生的关怀,南丁格尔由生活层面精进至精神层面。她每天把一二名学生请到自己私宅深谈,激励学生对护理事业牢固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南丁格尔誓言便由此凝练而成,代代传承。

南丁格尔誓言之精髓,在“尊严”二字:还尊严于护理,还尊严于护士,还尊严于患者。

如今,南丁格尔护理学校已成为伦敦国王学院南丁格尔护理与助产及姑息护理学院,其在圣托马斯医院时期的档案现保存于伦敦大都会档案馆,成为全球护理事业的共同遗产。

“当我不再是一段记忆,而仅仅是一个名字时,我希望,我的声音能够令我一生的事业永存。”在大英博物馆,南丁格尔晚年的这段录音保留至今。

南丁格尔,其姓的意译即夜莺。高举南丁格尔精神犹如夜莺口衔明灯,其光芒烛照的既是人类护理事业,更有健康中国建设与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伟业。

2020-05-14 俞可 ◆东敲西击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29084.html 1 3 夜莺掌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