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龚关根
全媒体记者 柳 青
“复课后,切不可因学习周期短、学习任务重,就急于上新课,疏于对学生行为习惯的纠正。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学生学情,科学调整内容进度,因材施教、分层辅导,引导学生尽快从居家学习状态转到校园学习状态……”日前,在义乌外国语学校会议室里,该校老师正在给前来取经的兄弟学校老师,分享线上线下教学有机衔接的创新举措。
自4月20日开始,随着学生的分批次错时错峰复学复课,外国语学校按照“全面摸底、精准诊断、一人一案、分类施策”的要求,力推多项创新措施,深受学生和家长好评。
调整状态,恢复校园生活。在每批次学生返校复学前,学校针对性地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实际状况,引导其按学校作息时间进行学习、运动等各项活动,并做好教育引导和心理疏导工作,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策略。
盘点教学,做好经验总结。学校对线上教学情况及时进行评估总结,制订了详实的工作方案,分年级组、备课组研讨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案,做到一班一案、一生一案、一类一案、一科一案。
诊断学情,规划学习路径。在开展复学第一课的基础上,及时对线上学习情况进行摸底检测,完善学科教学计划,做好学科知识内容衔接;利用班团队会和系列活动增强学生自信,激发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确定合理的学习目标。
加强管理,落实教学常规。从早上入校到课堂教学再到中午用餐,每一环节忖度周全,并向全体教师提要求、讲做法、明职责。通过教师的齐抓共管,帮助学生树立抗疫、学习的信心,保证各层面学生都有所发展。
活动育人,促进全面发展。复学后的主题班会,充分挖掘援鄂医疗队员舍小家为大家的感人事迹,持续开展生命教育、感恩教育、安全教育等,培植家国情怀,让身边的榜样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