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全面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第一季度全市38个村已完成90%以上农户签约

我市农村有机更新气势如虹

▢ 全媒体记者 余依萍

农村有机更新是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的惠民举措,是节约集约和合理利用土地的客观需要,是优化农村“三生”空间和解决农业生产经营碎片化问题的重要抓手。2019年下半年以来,经过深入调研、慎重决策,市委明确了按“自愿+规划+设计+规范”原则在全市开展农村有机更新试点,进一步放活农村改造建设模式。

“启动农村有机更新试点50个村以上,保障农民建房用地700亩以上,新增农民建房2000户以上。”今年年初,2020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在农村更新改造方面锚定目标,第一季度要启动农村有机更新试点20个村以上,如今第一季度已过完,民生实事进展如何?

日前,记者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在推进农村有机更新进程中,各镇街和相关试点村迅速响应,签约、腾空、拆除等前期工作有序进行。目前,全市开展农村有机更新的试点村有57个,其中38个村已完成90%以上农户的签约,总签约农户15893户,28个村已经开展旧房拆除,拆除旧房共3693户,拆除旧房占地面积22.7万平方米。其中,福田街道下华店村、城西街道五一村已完成整村旧房拆除,后宅街道全备村旧房腾空率和拆除率达到99%,城西街道六一村已百分百签约,预计5月底全部拆除,农村有机更新各项工作目前正稳步推进。

“五一”假期,记者在城西街道六一村看到,伴随着“轰隆隆”的机械轰鸣声,一栋栋老旧房应声倒下。为抢回被疫情耽误的时间,施工单位放弃节假日抢抓黄金时节,挂图作战,全力推进旧房拆除。

“有机更新能够改善村民生活,是民生工程。作为党员,我应该带头拆。”现场,六一村党支部书记何晓忠看着一栋栋拆除的房屋,憧憬着未来住上新房。据了解,六一村90%以上的房屋已经拆除,城西街道将继续发挥“党建+单元”作战优势,让房屋腾空、老人安置、房屋拆除等工作齐头并进,确保村民早日实现“新居梦”。

城西街道五一村是首批试点村,也是全市率先完成旧房拆除,且进展最快的试点村。从3月2日全面开拆到4月1日最后两栋房子的倒下,五一村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实现整村拆,同时还完成了140余亩的有机更新区块土地平整。

“从1997年开始,五一村就没有批过宅基地造新房了。”五一村党支部书记何小林回忆说,全村80%以上的破旧房,每逢刮风下雨的日子,就是村干部们的“不眠夜”。村干部和平安服务队员们要整夜在村里巡查,安置老房子里的村民,查看有没有危旧房隐患。“村民们对有机更新的愿望太迫切了。”何小林说。

为确保民生项目扎实落地,让群众真正受益,作为牵头部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扛起政策指导和统筹协调的重担,制订完善了农村有机更新实施办法和配套政策,前期赴部分镇街对农村有机更新政策作了宣传解读;主动到各镇街检查试点工作进展,指导解决村庄规划、用地指标等相关问题;会同督考办等部门出台对镇街的考核办法,按季进行督察考核,并实行“红黄旗”奖惩。各镇街也结合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农村消薄等工作对试点村的进展计划进行细化、量化,明确责任人,并张榜公布。

“廿三里街道按照统一项目规划、统一户型标准、统一盘活存量的‘三统一’模式,启动了东陈、活鱼塘、西澄、楼山塘、深塘等5个村有机更新集中安置试点工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街道明确安排不低于20%的高层住宅,每户安置垂直房占地不超过90㎡或108㎡,其余宅基地权益面积落实到高层进行安置;将深塘村有机更新的高层住宅部分跨区域安置到另外4个试点村的规划高层区块,进一步实现用地的集中优化配置。通过全市上下凝心聚力抓民生,确保农村有机更新各项工作有进度、有力度、有温度。

据悉,农村有机更新实施细则模板已完善成型,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近期将按照政策文件和细则模板,主动做好宣传指导和政策解释工作。对委托代建的试点村,将优先保障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同时,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鼓励支持各镇街开展试点村“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将村庄规划编制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项目有机结合,力争二季度完成50个村有机更新90%以上农户的签约,并完成部分试点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启动农户建房用地分户审批。

2020-05-08 第一季度全市38个村已完成90%以上农户签约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277398.html 1 3 我市农村有机更新气势如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