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王月 文/摄
近日,在笔者的朋友圈里,藏友应瓶突发感慨:“把收藏当投资,就该有投资的谨慎和认知,小心驶得万年船。”为何会有这样的感慨呢?应瓶为笔者讲述了朋友收藏茶叶的经历,将一些藏友妄想跟风投资而一夜暴富的心态暴露无遗。
应瓶喜爱喝茶,对茶叶有不少研究和收藏经验。2018年,圈内泛传“千羽孔雀”(茶叶名)具有高投资回报性,一时受到业内疯狂追捧,两年内炒出了最高33万元/件的天价。有的人盲目跟风,投资炒作“千羽孔雀”。然而,疯狂的价格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前段时间,广州由某茶行引爆炒茶大案,参与炒作的众多茶叶藏友损失资金高达上亿元。
“尽管茶叶确有珍贵品种,例如一些‘茶树王’产出的限量茶叶,价格也会达到上万元及更高。”应瓶介绍,由于茶叶本身的价值在一个框架内,“千羽孔雀”被炒到“天价”——远超了自身价值,带来的风险也随之成倍扩大。更让人心惊的是,此案中有的投资人,对茶叶行情一窍不通,就投入了几十万元参与炒作。
无独有偶,应瓶的一位义乌藏友在云南也曾遇见过类似的“炒茶”事件。进入第一家店铺时,店家极力向他推荐了“中某号”茶叶,并说其价格会有充裕的上升空间,最终双方的成交价格是8000—9000元/件。然而,当他进入第二家茶叶铺后,店主却说本地人对“中某号”嗤之以鼻,并推荐了另一款茶叶……如此往复,数家茶叶店都给出了不同的说法,都说前一家的茶叶不靠谱,只有自己手上的茶叶才具有收藏价值。这时,义乌藏友突然意识到自己似乎落入了当地茶商们的圈套。
“为什么会这般轻易地掉入圈套?还不是因为他对茶叶的了解不足。”应瓶介绍,这位朋友连基础的红茶、绿茶尚不能分清,更遑论分辨茶叶的好坏。如此盲目进入茶叶的收藏圈,便只有“挨宰”的份儿。因为茶叶的数量众多,但高品质的茶叶,才有收藏价值,升值空间比较大。
搞收藏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只是一味地跟着大家哄抢,那只能称为“投机”,注定无法获得收藏的乐趣,甚至可能跌入财货两空的陷阱。应瓶的朋友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为此,笔者提醒想要入门收藏的朋友,之前还得对藏品有相应的了解,切勿盲目跟风,赔了夫人又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