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精读

世界读书日 你读书了吗?

今天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你读书了吗?这不是一句应景的问话。若真应了景了,那应的也是暮春的景,似人间芳菲落尽后,落花之意随流水向东缓缓流去,在山川之间,在云水之间,在心灵之间,留下一道痕迹。这道痕迹是读书日这个日子为纪念阅读而刻画显露的钟情。

浙江,山水灵秀,是读书求学的绝佳之地。今天,身处诗画江南,不妨试着问一问自己:读书,为了什么?为了赚钱?为了立足?为了做人做事?为了追求梦想……可以有N多个为了,不一而足。我以为读书是为了乐趣。人生之乐,乐在乐尽其乐。人的一生十分短暂,有书相伴的日子,足可以丰富头脑与心灵,从而将身体与气度塑造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读书之趣直抵心灵的处女地,可以种下你认为最美的花朵。从佛学层面而言,尽可以通往“极乐世界”。

读书的造化是在欢乐的精神城堡之上再建筑一座城堡,让梦想成为这座城堡的主人。不能领略读书带来的这种私密愉悦的精神享受,便不能领略读书的真趣味。为此,我在“悦览树”书吧再次打开日本作家太宰治的巅峰作品《人间失格》,续读了两个章节,感受到小说叙事的独有魅力。日本作家似乎有一个共有的特点,就是小说行文都带着一种清澈明净,思想的深沉悠远是迷幻而张扬的,笔触十分个性而细腻。联想到前些日子,我再次阅读村上春树的《海边的卡夫卡》和《挪威的森林》两本小说,深刻体会到日本作家对于人性、人情、青春、爱情、社会、世界、死亡等实际而迷离的思索,似乎透露着日本民族一种忧郁气质,特别是对叙事场景的描绘极具画面感,对人与人之间微妙关系的深入刻画,似有一位钢琴师在平静的海面上演奏蓝调曲子,和着月光与微微起伏的节奏一起律动。

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人民日报》多年前发表的一篇评论员文章的观点,强调的是提倡国民阅读经典作品,原原本本地读,老老实实地读,一字一句地读。为什么《人民日报》要这样强调重读经典作品的重要性?因为经典作品是经过历史的沙漏漏下的金子,它们的光芒穿越漫长而空寂的岁月时光,依然照亮着人类前行的道路。经典之作常读常新,往往能够带给我们历久弥新的光明。

读书没有更好的方法,读经典作品可以说是一种方法,而读经典必须要充分领悟经典文字的思想魅力,与当下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深入地思索与实践,才能产生新的共鸣、启迪与智慧,从而推进自我乃至人类事业前行。经典也许并非最好的读书选择,读所有可读、认为可以一读,以及能够读下去的任何一本著作,我认为都具有实际、开阔而丰富的意义。

当今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让读书变得更为简单方便,借助各种技术创造,我们可以不分场地,不受时间、条件等人为限制而阅读。但是细心的人会发现,“读书日”中真正读书的其实并不多,为阅读而报道的好消息更是少而又少!事实告诉我们,这个时代读书虽然变得更为简单方便了,但是也变得更浮躁而琐碎了,变得莫衷一是了。

可以看见,当下,读书的“功用论”操着实用主义的腔调,将读书攥入了一个浅薄的时代,似乎无法挽回。读书的“无用论”端着幻想主义的面目,将读书变成了一场网上游戏。这些其实都是很不对的。读书绝不是以有用无用来衡量的,读书是用心灵来衡量的,是用心在书本与世界之间修筑一条自我思想奔腾的河流,任自由流淌。读书更是用活的思想来淬炼自己芜杂纷乱的心绪,在本我、自我、大我、无我之间放飞意志,任自由飞翔。

世界读书日用来纪念并倡导全世界的人来读书,多读书,读好书,是一件好事!至少让喜爱读书的人知道,读书是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变得更有趣味的,变得更具智慧的。如果这个世界还亮着一盏明灯,那么这盏灯必然是阅读点亮的。有人认为科学是创造世界,解释世界,让人了解并认识世界的。文学则是描绘世界,记录世界,让人思索并想象这个世界的。这其中,我更喜欢文学的创造。因为文学最大之用就像庄子论及的是“无用之用,为大用”。文学留给人类最卓越的遗产是将人类自身的一切经历、遭遇、痛苦、欢乐、思索、想象等全部记录下来,并完美地呈现出来。

人类通过阅读完全可以创造新的寓言,寓言人类自己崭新的命运前途。知识与知识的叠加产生智慧。智慧是什么?智慧就是对已有知识的新消化和独立解释。智慧不是凭空而来的,不是空谷幽兰,而是人间雨露,需要在万事万物的演化中进行不断地消化、吸收、反刍、归纳、叠加,才能在万事万物之上形成人类认知新的突破与超越。读书,让我们变得更好,让我们变得与这个世界更接近,自身更开阔、更温暖、更有“人情味”,更了解我们来自何方,又终将去向何方。人类知识的所有创造与人类的命运一样,都是一个生长、繁衍、进化,直到最终消亡与湮灭的过程,这是永恒而轮回的定律。

人生是一本大书,当你捧起一本书的时候,你就捧起了你可以预设而寓言的人生。

读书日,你好!我正在读书,你呢?

摘自《简书》 二马行空

2020-04-23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28215.html 1 3 世界读书日 你读书了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