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

多面性的苍蝇

朱国良

在许多虫子中,我估摸古老的苍蝇家族是进入诗文领域最多的东西。

《伊索寓言》中描写的那只苍蝇是多么狂妄自大,何等不可一世,那是苍蝇坐在战车上说:我扬起多少尘土啊!这简直是只会拉大旗作虎皮,能凭好风上青云的苍蝇。

法国作家拉封丹在寓言诗《苍蝇与蚂蚁》中曾代苍蝇立言:“我进入皇宫,参加宴会,有人杀牛祭供,我总比你尝在先……请告诉我,你有没有在皇帝、国王或美人的头上停留过?我使天生白净的面包更洁白;一个想征服男性的女子,她美容的最后一手,就是借助蝇痣衬托美丽。”在这里,苍蝇把人们的厌恶转化成自己的荣耀,一副摆功评好、恬不知耻的样子,倒也显出一点可爱,说出了一些实话。

对于苍蝇这厮,19世纪英国作家伍尔夫也瞄准了它,在小说《墙上的斑点》中,作者通过一种新颖的写法写墙上的一只苍蝇,让人们认识了“意识流”。

在这些大家的笔下,苍蝇在显示丑恶的同时,似乎还有一点狡猾、活泼、甚至可爱。原来不少欧洲人对苍蝇的评价是美丽、干净和可爱的。一种多以森林为家、以植物汁液为食、不带任何病毒和细菌的苍蝇,还成了澳洲的出口商品和宠物。西班牙苍蝇也闻名遐迩,声名远播。而在我们传统的认知上,苍蝇的确是害虫,是为人们所憎恨的东西。鲁迅先生写道“最完美的是苍蝇,有缺点的是战士”。对于丑恶的“完美”进行了嘲弄,给战士以崇高礼赞。也作为书法家和诗人的毛泽东更是大气磅礴,用夸张作烘托,借苍蝇喻小丑,写下了“小小寰球,有几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和“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的诗句。

许多时候,丑恶的东西和腐朽的物质,未必就一定一无是处,有的甚至可以来衬托真善美的可贵,有的还“为我所用”拿来当反面教材。借苍蝇写下名言名诗名篇,就给人以警示和启迪。本来我们生存着,周围有美好和丑恶,有崇高和卑劣,要享受生命里的欢乐和烦恼,须承受视野中的绚丽和恶心。生活真是多棱镜,在我们拥有着阳光、草地和清新的空气的同时,同样得忍受老鼠、蚊子和苍蝇的肮脏。苍蝇就是我们年年岁岁都要面对的东西,作为免疫力最强,从不生病的苍蝇,所有人类没有不认识它的,总是不折不挠地和它做着斗争,人类用了蝇拍、杀虫药、喷洒药、电子驱蝇器,但还真有些“华佗无奈小虫何”的味儿。

因而我想,在不少时候,恶心也是一种警示,也能使人从中领悟到一些有用的东西,譬如垃圾之类可以变废为宝,树根之类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因着苍蝇,至少也让我们认识了成语“蝇头微利”“青蝇之矢”“青蝇报赦”“蝇营狗苟”,知道了刘禹锡两次写到苍蝇的诗句:“议赦蝇栖笔,邀歌蚁泛醪”和“何人为吊客,唯是有青蝇”。熟识了“马足尘中厮追逐,蝇头场上苦驱驰”的俚语,知道了“蝇头细书”这一字体同样在给我们看到真善美的同时,还给我们还存在着假恶丑的告诫。这也使人们感到看问题要多侧面甚至正反面思考,想事情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如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则更好。

2020-04-16 朱国良 ◆世说新语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16129.html 1 3 多面性的苍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