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是切断病毒传播途径、控制传染病流行的重要手段。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酒精、免洗洗手液、84消毒液等防疫用品成了许多市民的家中“必备”。不过,记者发现,在使用这些用品时,部分市民存在例如用84来消毒衣物等不当和过度消毒措施,需要引起注意。
据悉,过氧乙酸、84消毒液等都是强氧化剂,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对病毒、细菌、真菌以及芽孢等有着高效、广谱、快速的杀灭作用。但这两种消毒剂都有很强的腐蚀性和挥发性,对皮肤、黏膜有着很强的刺激性。在暴露配制的情况下,可能引起皮肤过敏、灼伤或鼻炎、眼炎、咽炎以及刺激性干咳和胸闷等。因此,配制人在操作时应戴口罩、防护眼镜(或游泳眼镜)和手套,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原液,以免灼伤皮肤。
免洗型洗手液直接与皮肤接触,所含有的化学成分大量残留在皮肤表面,也可能对皮肤和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在挑选可消毒的免洗洗手液时,要认准包装上的“卫消字号”,因为“卫妆字号”一般不具备消毒能力。小儿需使用刺激性小的专用洗手液,并需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家庭使用75%的医用酒精消毒,要特别注意三点:避开点火源,不在厨房等有明火、高温设备的地方进行酒精消毒,不在喷洒酒精的同时抽烟;避免在相对密闭的较小空间内大量使用,防止形成高浓度的酒精蒸汽,引发火灾或爆炸;不宜大量存放,放置时要避免靠近灶台、暖气等热源,也要避免阳光直射。
相关专家表示,疫情期间,如果家中没有确诊或疑似病人,保持日常清洁即可,一般不需要采取特别的消毒措施。居家时,应注意对杯盘碗碟、物体表面、地面、普通织物等进行清洁;外出时,注意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只有科学合理地使用消毒剂,才能既达到消毒目的,又不至于损害人体健康。
相关链接
消毒剂使用指南
●84消毒液(有效氯含量5%):按消毒液:水为1:99比例稀释。
●消毒粉(有效氯含量12-13%,20克/包):1包消毒粉加4.8升水。
●含氯消毒剂泡腾片(有效氯含量480mg/片-580mg/片):1片溶于1升水。
●75%酒精消毒剂:直接擦拭。
全媒体记者 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