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民生

中秋过后,剩余月饼如何“安家”?

▢ 全媒体记者 陈张彪

每年中秋过后,“吃不完的月饼”都会成为不少商家和家庭面临的“甜蜜烦恼”。今年,记者走访义乌多家商超及市民家庭发现,大家正用多元方式化解剩余月饼带来的资源浪费问题,让“甜蜜负担”变身为“暖心答卷”。

昨日,记者在义乌天地等商圈的超市内看到,原本被月饼占据的货架已被其他商品替代。“中秋当天是销售最后窗口期,当天下午就启动折扣,现货销量超九成。”义乌某连锁超市食品区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与厂家有协议,未开封、在保质期内的下架月饼会由厂家统一回收,后续可能用于员工福利或通过正规渠道二次调配,不会私自流入市场或篡改日期。记者从义乌市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科获悉,监管部门会对商品进行抽查,确保来源和去向可追溯,全力保障食品安全。

义乌人爱吃的义亭月饼,也已形成一套成熟有效的管理模式。据义亭月饼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协会会主动引导会员企业提前研判市场需求、规划生产计划,通过精准控制总产量,从源头最大限度减少浪费。对于少量实在难以消化的剩余月饼,行业内也有明确的二次利用路径——部分由专人统一回收,经合规处理后加工成动物饲料,尽量让每一份月饼都能实现价值最大化,有效避免浪费。

“家里还剩6块月饼,孩子不爱吃,扔了又可惜。”家住稠城街道的市民龚女士坦言,中秋节前亲友互赠的月饼让家里“库存超标”,如何处理成了难题。记者走访发现,像龚女士这样面临“月饼过剩”的家庭不在少数,社交平台上的“创意吃法”正成为许多市民的消耗新选择。

“把月饼切成片,夹在吐司里烤一下,就是‘月饼三明治’;莲蓉、豆沙馅的月饼还能切碎拌进酸奶,做成水果杯。”市民李女士最近在朋友圈分享了自己的“月饼改造”视频,收获不少点赞。她告诉记者,身边不少朋友也在尝试这种方式,既能改善口感,又能避免浪费。

至于月饼的保鲜问题,义乌市营养师协会专家建议,未开封的月饼可在常温下(25℃以下)保存,已开封的需用密封盒装好,2至3天内吃完;蛋黄、鲜肉等馅料的月饼保质期较短,更要注意及时食用。

此外,专家也呼吁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剩余月饼的合理流转,例如通过社区共享、公益捐赠等形式,让“甜蜜”资源充分利用,切实将“负担”转化为实用价值。

2025-10-16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581569.html 1 3 中秋过后,剩余月饼如何“安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