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陈秋池
本报讯 “希望能让义乌的朋友品尝到我们莲都的美食。”“巴州拥有丰富的农特产品,期待通过义乌‘百县万品’平台获得更广泛的曝光。”近段时间,这样的农特产品展销对接会频繁在市场集团下属的义乌副食品市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特色农产品在展销会上亮相,吸引了商家与各城市代理人面对面洽谈合作。
近年来,市场集团秉持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发展理念,通过构建完善的农产品全链条服务体系,有效提升了助农帮扶的效益。集团以孵化助农企业、打造自有品牌、培育特色基地为核心战略,不断优化供应链网络,成功打通助农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集团通过产销对接会、“百县优品”直营店等多种方式完善供应链网络,在菜市场、副食品市场等场所增设5个助农窗口,积极推动农特产品“五进”工作(进社区、医院、高校、企业、市场)。同时,市场集团党支部定向开展“党员义务日走进山区海岛县”系列活动6期,聚焦丽水松阳、景宁畲族自治县、衢州龙游及开化等地,通过战略联建本土农优企业,深度挖掘特色产业潜力,精心开发地标性优质农产品。
截至2025年8月,集团已成功举办义乌与吉林、内蒙古等地的产销对接会8场,统筹组织20多家义乌商户赴巴中开展农特产品产销对接洽谈会。同时,开展农特产品“五进”活动20场,累计上架巴中市农特产品超200款。
在品牌建设方面,集团构建了“百县万品”“成禾”“绿禾”三大平台,培育了12个农特产品自有品牌。其中,“成禾”品牌已在3家本地生鲜超市稳定供应产品,初步组建了一支5人社区团长外聘营销团队,实现品牌农产品销售额20万元,品牌在本地的影响力逐步扩大。
在农旅板块,市场集团成功举办了“五一农趣集嘉年华活动”,销售门票6000套,活动吸引超8万人次,为佛堂全域引流近20万人,累计接待农旅研学8500人次。这些举措带动周边村民增收约500万元,同比增长243%,成功打造了区域性文旅品牌。
在培育特色基地方面,市场集团积极实施“一园一品”战略,明确佛堂(番茄)、秀禾(葡萄)、义亭(甘蔗)等核心单品布局,并组建专业“核心农产品技术组”,依托专家团队支持,推动特色农产品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同时,集团成功招引8家农创客,超额完成招引目标,为农业创新注入新活力。此外,省级稻渔示范基地成功引进稻虾轮作、稻鳖轮作、淡水蓝澳龙三大新业态,合计种养规模达201.6亩,超额完成全年180亩目标,实现了农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市场集团通过构建农产品全链条服务体系,不仅提升了帮扶效益,也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与经验。未来,集团将继续深化这一模式,为助农帮扶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