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紧盯现场保安全

在义乌,各类产业蓬勃发展,从繁忙的小商品制造车间,到车水马龙的物流园区,再到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每一处生产现场都是城市经济发展的“细胞”。而保障这些“细胞”健康运行的关键,就在于牢牢抓住安全生产这一生命线,将重心切实落在现场管理上。

现场是隐患的“放大镜”,也是风险防控的“前哨站”。义乌公路港通过启用“智慧安全管理平台”,实现了对园区数百家入驻企业安全台账的动态管理。平台设定每日巡查标准,现场管理人员需打卡上传检查情况,大大提高了安全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一些安全隐患及时得到发现与清除。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若对现场隐患视而不见,后果不堪设想。曾有一家小型加工厂,因忽视了电线老化的问题,未在日常现场巡查中及时发现并整改,最终引发火灾,不仅自身遭受巨大损失,还波及周边商户。这警示我们,隐患排查必须扎根现场,利用科技手段也好,依靠人工细致检查也罢,只有让现场的每一处风险都“无所遁形”,才能将事故扼杀在摇篮里。

现场管理,人是核心要素。义乌的企业众多,员工来自五湖四海,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参差不齐。一些企业采用“现场教学”模式,师傅带徒弟,安全员随时纠正不规范行为,为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的人力基础。例如在建筑工地上,新入职的工人在师傅的带领下,从正确佩戴安全帽开始,逐步熟悉脚手架搭建、物料吊运等复杂操作流程,通过现场实操,将安全规范牢记于心。同时,市应急管理局推广的“义安大模型”也为人员管理赋能,企业自查上报现场图片,后台大模型自动分析识别隐患,给出整改建议,帮助员工提升安全意识和操作的规范性,有效落实了企业主体责任。

现场更是责任落实的“落脚点”。在义乌,无论是政府监管部门还是企业自身,都深知责任在肩。政府相关部门明确分工,应急管理部门强化监督检查,对重点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实施全覆盖检查;建设、交通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抓好专业工程的安全监管。企业内部,从负责人到基层班组长,层层压实责任。如双江湖集团在景区、产业园等项目中,建立“排查—整改—复核”闭环链条,将安全责任细化到岗到人。只有当每一个岗位的责任都在现场清晰落地,才能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生产防护网。

安全生产无小事,现场就是“主阵地”。对于义乌而言,只有时刻聚焦现场,以严谨的态度排查隐患、以科学的方法管理人、以严格的标准落实责任,才能让这座城市在安全的轨道上持续高速发展,为“打造新典范、再造新辉煌”夯实根基。 尚凡

2025-10-16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581557.html 1 3 紧盯现场保安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