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一场全民参与、贯通古今、连接中外的文化嘉年华点亮商城。9月19日至21日,“有情有义 世界义乌”义乌市第33届群众文化展演暨“打开义乌 遇见世界”义乌好好逛无限嘉年华,在位于江东街道的国际博览中心下沉广场精彩盛放。
活动以“1+1+6+N”模式为框架,通过六大主题市集、六场文化演出和众多互动环节,将“吃、游、购、娱、赏”揉进城市肌理,让“有情有义”的文化基因在互动中流淌,让“世界义乌”的开放胸怀在展演中绽放。
如今盛会虽已落幕,但那些藏在市集烟火里、舞台光影中、游客笑脸上的瞬间,仍在述说着这座城市与文化的深情相拥。
六大主题市集:
让“六义”文化在烟火气里“活”起来
主题市集作为本次活动的重要载体,巧妙融合“六义”文化内涵,设置了“六义”、非遗、养生、文创、美食、江东展区六大特色板块。每个板块都如同一扇精心开启的窗口,向世界生动述说义乌的历史传承与现代风采。
“六义风物集”作为盛会的“文化客厅”,将宗泽忠义、朱丹溪仁义、颜乌孝义等“六义”文化,化作六大特色市集的鲜活场景——没有生硬的展板说教,只有触手可及的文化体验,让游客在互动中,读懂义乌的精神根脉。
江东展区非遗点位的义乌剪纸摊位前,传承人龚陵香端坐台前,案上红纸整齐叠成方块,银亮的剪刀在她的指间翻飞如蝶,不一会工夫一个“拉布布”作品就完成了。“剪纸是一种传统技艺,我们把传统技艺与现代元素相结合,让年轻群体了解剪纸、喜欢剪纸。”她说,展演期间,她和工作人员每天准备200份包含潮流IP“拉布布”等的剪纸作品,受到人们喜爱,每天3个小时内就被领完了。
养生市集上,中医体验区的推拿、针灸、拔罐摊位前挤满外籍游客。来自伊朗的莱拉就是被朋友推荐来的。“之前我的肩膀像被绑了块石头,现在手臂居然能轻松抬到头顶了!”刚结束15分钟推拿,莱拉试着转动肩膀,眼里满是惊喜。
作为本次活动的特别展区,江东展区则把义乌“三忠”与地域特色拧成“一股绳”,让市民全方位了解江东的历史脉络与文化特色。图文展板前,市民陈大爷正给孙子讲忠简公宗泽的故事:“以前我只知道江东有鸡鸣山,没想到还有这么多忠臣故事,这是我们义乌人的底气。”陈大爷笑着说。
这场市集的妙处,在于它没有把文化当成“展品”,而是当成“生活”——当游客剪着生肖剪纸、吃着红糖麻糍、听着老故事时,“六义”文化不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融入指尖、舌尖、心间的真实感受。
六场群众文化演出:
让舞台成为“有情有义”的传声桥
如果说市集是文化的“慢体验”,那六场群众文化演出就是文化的“快燃点”——“六义”从主题晚会到江东国际青年音乐会,从广场舞大赛到镇街精品文艺展演,从非遗展演到“六义”婺剧折子戏演出,舞台上的每一个节目,都在述说义乌的过去与现在,都在传递“有情有义 世界义乌”的城市品格。
9月20日晚的《何以义乌》“六义”主题文艺晚会,成了不少观众的“泪点时刻”。这台融合音乐、舞蹈、诗歌与戏剧的大型音舞诗画剧,以“六义”文化为主线,采用“序+三篇章+尾声”的叙事框架,呈现“六义”文化在义乌从千年历史到当代实践、再到全球传播的完整脉络。“不只是好看,更像在看我们义乌人的故事。”家住佛堂镇的陈女士说。
镇街精品文艺展演的14个节目融合传统与创新,亮点突出,精彩纷呈。经过角逐,江东街道《一条大河》、义亭镇《东方红》、苏溪镇《李祖的染坊》等六个节目斩获金奖。
最让人惊喜的是江东国际青年音乐会。来自10多个国家的青年音乐人同台演出,从中国民乐的千年风雅到拉丁摇滚的热情奔放,从新疆舞的灵动裙摆到埃及流行歌曲的动感节奏,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艺术形式在此混搭出奇妙的旋律。“没想到在义乌能听到这么多元的音乐!”来自埃及的观众艾米娜(音译)全程举着手机录视频,“义乌是一座国际城市,这场音乐会就像它的缩影——不同文化能在这里好好相处,还能擦出这么美的火花。”
六场演出,没有华丽的特效堆砌,只有最真诚的文化表达。它们就像一个个“传声筒”,把义乌的“六义”文化、开放精神,通过舞台传递给每一位观众。
群众共享:让每一个人都成为文化的“参与者”
情义藏趣,文化惊喜连连。主舞台上,歌曲、戏曲、音乐会轮番上演,配套活动现场则另有一番热闹景象:实景打卡有礼、非遗剪纸课堂、“六义”NPC互动挑战……排长队体验、手艺人指尖的巧活、市民脸上的笑意,共同编织了一幅“文化惠民、全民共享”的生动图景。
靠近非遗展区的江东街道文联书画社展位,也是人流如织。江东文联的金云虎老师,每天免费为现场市民送书画作品,受到大家的喜爱和赞誉。金云虎告诉记者,每天赠送的书画作品有上百件。
不远处的婺剧展位更显热闹,盔帽、戏服、脸谱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市民陈女士带着4岁的儿子体验画脸谱。在义乌市婺剧保护传承中心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孩子拿着画笔,笔尖轻落。“一笔到底,用巧劲。”工作人员在一旁提醒。当脸谱雏形出现后,孩子欢呼着拍手。陈女士笑着掏出手机:“这就是最好的文化启蒙,太有意义了。”
活动现场,最热闹的当数实景打卡有礼环节。下沉广场周围设有“六义”文化实景点位,市民、游客以打卡方式,分享照片至朋友圈,即可兑换“六义”主题限量冰箱贴。“上面写着‘有情有义 世界义乌’,冰箱贴拼在一起就是完整的家乡图景。”市民张先生幸运地拿到了其中一枚冰箱贴。
义乌文脉绵长,文化底蕴深厚。配套活动的设置,不仅是群众文化展演的“加分项”,更是传统文化“破圈”的“关键招”。据了解,此次展示类展位中多为互动体验项目,涵盖剪纸、婺剧、木活字印刷术等非遗项目,通过这样的设计,精准触达不同群体。不少手艺人还收到了市民的“预约订单”,有人想定制非遗手作,有人则报名系统学习。
政府搭台,群众唱戏。“节目很精彩,体验项目很有趣,在家门口就可以欣赏文化展演,是工作之余的一种精神放松。”不少观众如是说。
盛会落幕,余温未散。这场持续三天的文化盛会,让“六义”文化从典籍中走出,让群众艺术从舞台上落地,让每一位参与者都成为文化的见证者与传承者。
回望那些热闹的瞬间,我们不难发现:义乌的文化魅力,从来不是靠“说教”,而是靠“感受”;义乌的城市品格,从来不是靠“宣传”,而是靠“行动”。未来,当“有情有义”的基因继续流淌,当“打开义乌 遇见世界”的胸怀继续敞开,这座世界小商品之都,必将在文化的滋养下,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本版撰稿:全媒体记者 李爽爽 傅柏琳
本版供图:全媒体记者 陈秋池 王怿杰
李爽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