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左翠玉
日前,由商务部主办的发展中国家开放平台建设与管理研修班在杭州举行。义乌市委党校讲师杨雪萍以《从鸡毛换糖到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发展经验”解读》为题,面向来自伊拉克、斐济、尼日利亚等诸多国家的政府官员和企业代表,上了一堂内容翔实、鲜活生动的宣讲课。
“在问答环节,很多外国的政府官员即兴提出了他们关切的问题。比如,外国人能否在义乌全球数贸中心订购商铺,Yiwu Selection品牌出海集合店为什么能快速发展等等。现场互动频繁,交流的氛围也特别好。”杨雪萍深有感触地说。
这是市委党校“真理的味道”省级名师宣讲工作室成员外地宣讲的一幕场景,也是“义乌发展经验”影响力和认可度不断提升的一帧画面。
近年来,市委党校始终把传承弘扬“义乌发展经验”作为重要职责,全力做好“义乌发展经验”的总结阐释、教学转化、宣传推广等多篇文章,生动讲好义乌故事。
今年3月14日,《谢高华:“为义乌发展找条出路”》一文登上了《学习时报》,成为我市深化研究阐释“义乌发展经验”的一个重要成果体现。
市委党校系统总结了“义乌发展经验”的丰富内涵、独特优势与时代价值,统筹推进课题研究、文章发表、专著编写,不断强化教学开发的科研支撑。目前,市委党校共立项省市级课题41项,公开发表理论文章8篇;借力专家学者深化“义乌发展经验”研究。值得一提的是,市委党校的“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典范”案例被编入全国干部教育教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案例选编》,该书预计将于下半年正式出版。
市委党校还创新打造“义乌发展经验”课程体系,推动地方特色资源向课程育人资源转化。市委党校开发形成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义乌样本》等专题课程,不断增强领导干部对“义乌发展经验”的深研细悟贯通实干。今年1月,市委党校的《“莫名其妙、无中生有、点石成金”——“义乌发展经验”解读及启示》获评全国好课程、全省好课程(全省县级党校唯一)。市委党校还联合婺剧团,推出了沉浸式党性教育课程《改革先锋谢高华》。目前,该课程已进入课堂教学8次。
为扩大“义乌发展经验”实践影响,市委党校坚持“本地讲+外地讲”“本级讲+上级讲”相结合,积极发挥“真理的味道”省级名师宣讲工作室作用。
“上半年,我们已在义乌开展宣讲118场,覆盖党员干部超1.3万人次。”市委党校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加大对办学合作院校、高铁沿线城市、友好协作地区的宣传推介力度,他们还组织教师赴湖南常德、江西宜春、浙江台州等省内外干部培训课堂授课30余场。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至6月,“义乌发展经验”相关课程先后进入中组部、中央党校和北京、湖北等10个地区主体班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