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千里眼”擦亮执法利剑

市执法局“科技+”破解执法难题

▢ 全媒体记者 林晓燕

执法队员启用无人机,从数百米外升空,清晰捕捉到三名人员在简易棚内分工倒灌燃气的全过程,成功固定完整证据链。窝点负责人李某察觉后试图携带工具翻墙逃窜,被无人机热成像技术实时追踪。执法队员早已在围墙外布控,将其当场截获。

这是近日执法部门查处一“以瓶倒瓶”违法倒灌燃气窝点时的场景。今年以来,市行政执法局积极探索“科技+执法”新模式,通过搭建“智慧执法”平台、配备热成像无人机等科技装备,成功破解诸多隐蔽性违法难题,在燃气、渔政等执法领域成效显著。

在传统执法中,燃气与渔政领域均面临诸多瓶颈。比如,燃气执法常遇“蹲点扑空”的尴尬局面,非法经营者往往选择城郊荒地、偏远仓库、移动集装箱等隐蔽场所囤放气瓶,利用夜色掩护交易,形成“游击战”式的违法模式。

据执法队员回忆,此前,有群众反映某村存在“黑气”销售点。获悉情况后,执法队员连续三日在该村周边布控,却因违法行为人通过望风人员传递信号,致使执法队员三次行动均扑空。

渔政执法同样面临“黑夜盲区”。非法捕捞者多在夜间、凌晨于偏僻复杂水域活动,执法人员驾船巡逻范围有限、效率低下,还易因噪声打草惊蛇,水域环境复杂导致取证难,众多非法捕捞行为难以得到有效查处。

自今年3架热成像无人机投入燃气执法一线以来,有效突破了传统执法瓶颈。这些装备如同“天眼”,配备高清摄像头与红外热成像系统,可24小时对工业园区、城乡接合部等重点、隐蔽区域以及各大水域展开巡航。

日前,执法队员获悉南江流域有非法捕捞行为后,凭借无人机热成像技术,在漆黑夜晚清晰捕捉到违法者位置。依据其提供的坐标,执法队员在10分钟内就成功抓获了有关非法电鱼人员,并顺利查扣相关设备和渔获物。

可以说,“无人机+热成像技术”的组合,好比给执法人员装上了“千里眼”,有效弥补了人力巡查的盲区,让执法巡查更精准高效。据统计,今年截至目前,随着热成像无人机的加入,渔政执法查处非法捕捞案件12起,同比增长50%;燃气执法查处案件5起,隐患排查效率提升3倍。

“科技赋能不是终点,而是提升治理能力的起点。”市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无人机巡航等科技手段,执法工作实现了从“大海捞针”到“精准打击”的转变,有效提升了执法效率。接下来,执法部门将会同相关部门,持续加大监管力度,融合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通过分析燃气销售数据、鱼类活动规律,预判违法高发区。

此外,执法部门也鼓励广大市民积极利用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平台,随时随地上传有关违法线索和照片,相关部门将及时接收并处理这些信息,形成“科技+群众”的共治格局。

2025-07-21 “千里眼”擦亮执法利剑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564584.html 1 3 市执法局“科技+”破解执法难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