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结对村:义乌市江东街道鸡鸣山社区
鸡鸣山社区地处江东街道,常住人口约3万人。这里多元文化交融,高度国际化,有着丰富的文化多样性,因此被大家誉为“联合国社区”。社区始终秉持“包容差异、文化互融、发展共荣”的理念,以“商脉”连接“心脉”,让中外居民从陌生邻里变成和睦一家。
社区一直致力于和居民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通过举办尊巴舞派对、足球比赛和读书会等多元化活动,社工、中国居民和外籍居民紧密互动,共同营造包容、互融、共荣的大家庭氛围。在这样浓厚的情感纽带影响下,外籍居民也自愿参与社区治理,和大家一起建设美好家园。
作为文化特派员,我一直在思考如何为社区的国内外居民开展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以此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我深知,要让国际友人更好地体会中国文化,就需要找到合适的载体和形式。
今年端午节期间,我组织并参与了“粽情跨山海·鸡鸣共此时”端午国际文化游园活动。选择以传统节日为依托举办这场文化盛宴,就是希望能吸引社区里的中外居民共同参与,让大家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活动当天,现场热闹非凡。来自俄罗斯、哥伦比亚、格鲁吉亚等国家的数百名外籍居民,同中国居民一起围坐在长桌旁。在志愿者的悉心指导下,大家一起学习包粽子。外国朋友从一开始的生疏,到后来越包越熟练,整个过程充满了欢声笑语。外国孩童专注地编织着寓意吉祥的五彩绳,非遗传承人则在一旁展示竹编扇技艺。
为了让活动更加丰富实用,我和社区工作人员还一起设置了互动区和游戏区。科技感满满的反诈机器狗成了活动现场的“明星”,大家通过它了解了最新的诈骗案例。在便民服务区,“大叔帮帮”维修、双语政务咨询、中医理疗、专家坐诊、免费理发等一站式便民服务,让大家切实感受到了节日的温暖和关怀。中外居民还一起拿起笔,写下对社区的美好祝福。一张张彩笺,拼成了一条“文化长龙”,大家的情谊也在活动中不断加深。
这场端午游园会,不仅是一场传统文化的盛会,还是中外居民共治共享的生动写照。不同国籍的居民,在欢声笑语中增进了彼此了解,友谊也更加深厚。
自担任文化特派员以来,除了端午这场活动,我还积极投身其他活动的组织与参与,并及时上报活动成果。让我感到荣幸的是,这些成果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
研究课题是我的本职工作,但在鸡鸣山社区组织文化活动也成了我很好的调研访谈机会。我认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基点不仅在于语言文字的互相传递,更在于不同文化间情感与价值的共鸣。正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活动,中外居民在多元文化活动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在接下来的文化特派员任期内,我会继续推动鸡鸣山社区的国际交流合作、文化海外传播以及国际形象塑造,努力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让世界读懂中国。我打算和鸡鸣山社区的工作人员携手共进,持续打造“沉浸式”节日文化体验平台,让国际融合社区更有温度、更具魅力。
全媒体记者 龚盈盈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