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高温热浪炙烤着乌伤大地,空气仿佛都蒸腾着热气。随着气温一路攀升,拧开水龙头流淌出清凉的自来水,成为千家万户日常的基本需求。为守护这份日常需求背后的安全与稳定,市水务集团悄然打响了一场无声的供水“保卫战”。
走进水务调度中心,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全市各区域的供水管网压力、流量数据如脉搏般实时跳动。“我们综合历年供水情况,依托调度平台,全天候监测分析,动态优化水厂和泵站运行方案,”调度员施路潮说,一切只为水量足、水压稳这个硬目标。科学调度如同精准的“指挥棒”,无声调配着城市水脉。
水质安全更是高温期的生命线。水质风险管控系统严密监控着从源头到龙头的每一滴水,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原水、出厂水、管网水的最新数据。实验室里,工作人员正加密检测频次,密切关注各项指标数据。“除常规检测外,还增加了地表水和出厂水全项分析。”检验员黄新明介绍,不仅城区,农村供水站和二次供水泵房的巡检也全面加强,优质供水容不得一丝疏漏。
水厂车间内,维保师傅正俯身细致检查水泵电机;城区主干道上,巡检队员逐一为阀门、消火栓“体检”;夜色里,测漏仪的探头仔细搜寻着管网的细微渗漏。“必须让每一个关键设备在高负荷下顶得住。”满手油污的维保师傅徐朋强擦了额头的汗说,问题早发现,隐患早消除,安全根基才牢靠。
服务窗口和工单平台同样高效运转。用户每一个用水反馈都被仔细分析、快速响应,形成处置跟踪闭环。仓库里,应急抢修物资储备充足,抢修队员24小时待命,调度中心大屏上的水力模型随时预判风险。“一旦有突发状况,我们会用最快的速度恢复供水,最大限度减少居民用水影响。”抢修员陈伟话语铿锵有力。
水龙头前,水流清澈如常,掬起一捧清凉,洗去酷暑疲惫。这涓涓细流的背后,是调度中心跳动的数据,是街头阀门井旁无闻的身影,是实验室里不灭的灯光,是抢修车随时待发的低鸣。水务集团的“组合拳”,正默默转化为千家万户指尖那份可靠的清凉。
全媒体记者 陈健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