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左翠玉
今年以来,因工业宗地数量增加、模具城规模扩大及外来人员持续增长等因素,上溪镇根治欠薪工作面临严峻挑战。为此,上溪镇坚持党建引领,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建立“宣传—排查—处置—整治—稳控”五位一体工作机制,首创“员工工资诉求未解决”“离职人员工资未结清”第一时间上报制度,并配套启动“接报即动”响应机制,最大限度实现欠薪问题“吸附在属地、解决在属地”,全力构建“事前防范与事后处置并重”的治理新格局。
“我们工地分包班组的5名工人联合反映,约8万元的工资被拖欠了一个多月,分包负责人一直推诿,调解陷入了僵局。”5月中旬,某建筑工地项目经理向片区网格员上报了一个“员工工资诉求未解决”的难题。上溪镇根治欠薪专班获悉后,立即启动“疑难案件会商”机制,组织镇城建办、劳保所和工地总包单位现场办公。经调查后发现,争议的核心症结在于甲方未结清工程款。专班工作人员当机立断,责令工地总包单位先行垫付工人工资;并同步搭建甲方、总包、分包三方协调平台,厘清工程款纠纷。几天后,工人工资全部发放到位,工程款纠纷则被移交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无独有偶。6月初,某模具厂人事专员依规向在厂劳动关系调解员上报:“3名技术工人因急事离职了,他们半个月的工资共计1.5万元还没有付清。”上溪镇劳保所第一时间联合网格员入厂核查,确认工资延发系结算流程导致。工作人员立即组织劳资双方进行调解,现场督促企业开通支付绿色通道,并全程跟踪支付进度。“没想到这么快,第二天我们的工资就拿到手了。”3名员工对此感激不已。
据悉,上溪镇自二季度创新实行“双上报”制度以来,已取得初步成效,国家欠薪线索反映平台投诉量同比去年下降了16%、环比上季度下降了35%。
“‘双上报’制度的强力落实如同安装了‘预警传感器’,让我们变‘被动等诉’为‘主动排雷’,在第一时间感知事件苗头,抢占难题破局先机,阻断群体性投诉风险。”上溪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已将根治欠薪工作列为每周必议内容,镇党委班子听取各区域欠薪治理工作汇报成为常态。同时,不断健全镇、区域、企业三级调解体系,全域3800个法人企业、75个建筑工地、47个村社配齐劳动关系协调员,实现企业调解室100%覆盖,并将欠薪隐患排查纳入网格员“必做清单”,发挥一线监管人员能动性,尽早掌握员工动态与诉求,及时上报处置。
点开“上溪镇和谐劳动关系工作周报”,工作动态及源头治理、平台线索流转及处置情况、案件查处及违法打击和风险提醒及整改建议等内容一目了然……这是上溪镇利用数据赋能精准溯源治理的重要举措。此外,该镇还建立了各平台线索件“每日晾晒”机制,实时通报各区域案发数、同比率、各行业占比、季度管控任务数等,并对每件线索进行倒查,及时公布案发过程、原因、应查漏补缺等问题。
针对欠薪高发领域、区域、工地和企业,上溪镇集中优势监管力量进行专项整治,强化“双上报”制度执行刚性,完善企业信用评价挂钩机制,将制度执行情况作为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的重要依据,实施差异化监管。针对建筑领域“三角债”、企业经营困难等复杂成因欠薪,会同法院、司法、银行等部门专题会商,确保上报线索“接得住、化得掉”。
与此同时,配套建立的“接报即动”响应机制,一般性离职工资纠纷处置周期压缩至72小时内,诉求类纠纷首次响应不超过24小时。加大“义安薪”码、96150热线宣传力度,按照市场主体细化落实,力求务工人员“人人知晓、个个会用”,强化“有事可扫码、遇事找属地”的群众认知,全面营造根治欠薪工作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