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5月23日15时,上证指数报3348.37点,当日下跌0.94%,当周跌幅为0.57%;深成指报10132.41点,当日下跌0.85%,当周跌幅为0.46%;创业板指数报2021.5点,当日下跌1.18%,当周跌幅为0.88%。当周上证指数前三天震荡上行,后两天走弱回调。
近日,财政部公布今年前4个月财政收支情况,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535亿元,同比增长57.8%,引起市场热议。尽管证券交易印花税减半征收,但前4个月税额增长近六成,反映出资本市场活跃度明显提升,释放出诸多积极信号。一是投资者信心回升,风险偏好提升。二是我国经济平稳健康运行,上市公司业绩持续改善。三是资本市场生态持续优化,市场韧性增强。四是“科技叙事”逻辑愈发清晰,带动中国资产价值重估。
近期,各大券商密集召开2025年中期策略会,围绕下半年A股市场走势与投资策略展开深度研判,为投资者提供了前瞻性洞见与有价值的策略指引。从机构共识看,券商普遍对资本市场下半年表现持乐观态度,认为A股在多重政策红利与产业升级动能的共振下有望企稳向上,新的投资机遇正在孕育。其中,科技、内需消费等板块成为不少分析师建议的核心配置方向。
长江证券义乌营业部的看法是,宏观看,当周国内发布的经济金融指标开始显现中美关税战带来的负面影响,作为生产指标的工业增加值同比边际走弱,国内经济复苏的内生动力较弱。社融方面,主要靠政府债券,私人部门的企业和居民仍然承压,并且当前通胀数据依旧疲软,仅有社零在相关政策刺激下,保持着不错的势头。
国外宏观环境上看,近期美债拍卖利率超过预期,同时穆迪也下调了美债评级,美债信用问题不断冲击市场,同时美、日、欧的国债收益率持续上行,体现的是全球流动性减少,当前全球主要国家的央行资产/GDP比例不断下降,已经回到了疫情前的位置,而美元资产价格主要是由全球其他国家的资金维持的,所以当前美国出现“股、债、汇”三杀冲击的概率越来越大,一旦发生,难免会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冲击。因此,对投资者来说,在国内外宏观环境不佳的情况下,近期请严格控制仓位,以此来应对市场潜在的波动。
特约记者 杨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