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王怿杰
通 讯 员 宗琳玲 陈国庆
本报讯 5月8日,在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一场紧扣“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主题的建筑坍塌应急救援演练在稠江街道举行。活动在真实降雨环境下直面废弃建筑物坍塌险情,通过多维度、全要素的实战化演练,检验基层防灾减灾体系的响应效能。
演练模拟连续强降雨导致墙体坍塌,一名拾荒者被埋压的危急场景。雨水冲刷着倾斜的钢筋水泥结构,专职消防队接警后顶风冒雨赶赴现场。救援人员操控的无人机在雨帘中腾空而起,热成像镜头穿透雨幕扫描坍塌区域,与地面15人搜救组联动救援,最终锁定被困者卡在墙体与碎砖的夹角处。
复杂环境考验着救援技术的专业性。当发现被困者上方存在二次坍塌风险时,4名技术骨干迅速搭建液压支撑系统,迅速完成顶升加固;针对无通道可用的困境,救援组采取横向破拆战术,在确保结构安全的前提下打通救援路径。随着切割设备迸发的火花,最终将被困者安全转移。
据了解,为强化全天候作战能力,演练特别设置夜间照明救援环节。整个演练动用各类专业装备30余套、100余件,参演人员20余人,在雨中完成从空中侦测到结构加固、从精准破拆到伤员转运的全过程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