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规上工业企业一季度研发投入稳步提升

义乌研发经费投入占比居全省前列

▢ 全媒体记者 龚盈盈

本报讯 昨日从市科技局获悉,今年一季度,我市规上工业研发经费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4.71%,同比提升0.55个百分点,居全省前列。

数据的背后,是义乌多措并举推动民营企业活力迸发的不懈努力。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全市工业企业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的“C位”,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不断攀“高”向“新”,把科技力量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

在佛堂镇,浙江环龙新材料有限公司(简称“环龙新材”)的生产车间内,一卷卷厚度仅为微米级透明薄膜正沿着生产线缓缓移动。这卷看似普通的TPU薄膜,实则凝聚着该企业近二十年技术攻关的心血,还藏着一本“会说话”的创新账本——从研发立项、流程升级,到技术突破,科技精准助力每一项创新,这也是企业以新质生产力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生动体现。

“TPU薄膜是一种高性能的工程塑料薄膜,有优异的耐高温、耐化学腐蚀、亲肤等特点,目前已经广泛用于汽车、医疗、电子、半导体、新能源、户外、鞋服等不同领域。”“环龙新材”综合办主任方新华介绍,他们每年将营业收入的5%以上用于研发,先后在义乌和上海两地建立了研发中心,与中科院、浙大、中山大学等高校均有合作。“环龙新材”的TPU薄膜拥有60多项相关专利,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其中,通过物理发泡技术研发成功的CMP化学机械抛光垫,解决了国内“卡脖子”难题。该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目前已通过客户中试,实现量产,应用于半导体领域。

“科技创新带来广阔发展空间,多年来,公司年产值快速增长,今年一季度也实现了开门红。”方新华的底气来源于市场的认同和前景。近些年,“环龙新材”紧跟市场脉搏,不断优化生产线,强化自主研发能力,并与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为义乌的经济增长注入持续活力。

有发展内驱力的企业,舍得在科技创新上投入。在义乌,“环龙新材”不是个例。对于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新产品开发的认知,无论是义乌的龙头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已形成共识。今年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位于金华首位,创新动能加速释放。而这背后,得益于义乌大力推动创新驱动的硬核举措。

一直以来,我市积极出台各类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在科技财政支出、项目申报、研发平台创建、高层次人才引进、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全面推进企业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激发创新活力,增强产业整体创新能力。同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深入实施科技主体“双倍增”计划升级版,健全“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大变强”梯次培育机制,今年摸排纳入培育库高新技术企业151家。

在服务方面,我市更是下足了功夫。市科技局不仅常态化组织开展研发投入统计专项培训,帮助企业规范研发费用管理,还指导企业设立研发会计科目,建立研发辅助账,推动了企业研发制度的不断完善;全方位协同开展动态跟踪服务,及时交互信息,努力解决企业研发困难,推动企业从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

我市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还体现在突出研发导向上,通过全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各项政策,对企业享受加计扣除政策的研发费用按比例进行奖励,企业获得上级科技部门项目支持的按上级实际到位资金1∶1给予奖励,充分调动企业开展科技研发的积极性。

2025-05-09 规上工业企业一季度研发投入稳步提升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548889.html 1 3 义乌研发经费投入占比居全省前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