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李爽爽 文/摄
本报讯 4月27日,“鸡鸣有邻”国际文化传播工作室在江东街道鸡鸣山社区正式成立。本次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体局指导,江东街道党工委主办,鸡鸣山社区党委、同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办。
为激活社区文化基因,打造“可漫步、可体验、可传播”的文化场景,鸡鸣山社区以“六义”文化为底色,推出“City Walk城市之旅”项目,通过沉浸式文化体验串联城市地标,展现社区活力与城市魅力,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作为这一理念的实践载体,工作室将以城市历史文化场景为起点,聚焦城市特色与宣传亮点,通过“线上了解+线下体验”“知识学习+文化体悟”“历史品位+国际交流”等多种方式,让世界听见义乌的声音,让义乌遇见世界的精彩。
塑造品牌,离不开友人助力、人才支撑。活动现场,6名外商骨干、网红老板娘、媒体达人参加受聘仪式,担任“国际文化传播达人”,未来将协助社区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参与研学、文化体验,促进社区内多元文化融合。“我已经在义乌生活了两年,十分喜欢这座城市。”来自俄罗斯的朱丽叶表示,成为国际文化传播使者,深感责任重大,今后将进一步对外推广义乌文化。来自阿根廷的武强表示,要把义乌的好故事分享给家乡的亲朋好友,邀请他们来看看这里的好山好水。
活动现场还发布了“鸡鸣有邻”国际文化传播寻迹地图。该地图涵盖了丰富内容——历史文化方面,有忠义(宗塘宗忠简公祠)、孝义(颜乌苏溪三联村)、仁义(赤岸朱丹溪陵园)、节义(骆宾王公园)、侠义(赤岸戚家军纪念馆)、信义(义乌国际商贸城);乡村文化方面,包含李祖村、缸窑村、龙华村、何斯路村等美丽乡村精品旅游线路;美食文化方面,有传统名菜制作体验、非遗美食研学、季节限定活动。
“工作室的成立,标志着社区在国际文化传播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工作室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请进来’指邀请外商体验节日文化、传统文化、本地文化,‘走出去’指以义乌‘六义’文化为轴,带领外商体验义乌历史文化、商贸文化、乡村文化、美食文化,用外国友人视角传播好具有义乌辨识度的文化特色,推动文化出海。”鸡鸣山社区党委书记王校校说,未来,社区将以国际文化传播工作室为平台,不断推动文化与产业、经济等相结合,让更多人在鸡鸣山社区的街巷中遇见义乌、读懂中国、联结世界。
近年来,江东街道立足“国际义乌”定位,创新国际社区片区化建设路径,以鸡鸣山为核心,串联6个社区打造“More江东”国际片区,推动鸡鸣山国际邻里中心、东洲国际友好驿站等一批标志性场景落地,“多个鸡鸣山”建设成形起势。
江东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工作室要以文化为纽带,打造民心相通的“国际窗口”,将异国风情街等节点串联成线,用沉浸式体验讲好“义乌故事”;以创新为驱动,激发共建共享的“社区活力”,引入数字化导览、多语种解说等新形式,鼓励中外居民担任“文化向导”,形成可持续模式;以品质为标准,树立城市文旅的“江东标杆”,聚焦细节提升,优化路线设计、服务配套和安全保障,将文化流量转化为发展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