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民生

金傅宅村:小小桑葚果 “甜蜜”一方人

▢ 全媒体记者 左翠玉

“五一”将近,去乡下田间地头采摘桑葚是很多义乌人期待已久的假期计划。远近闻名的桑葚种植基地——上溪镇金傅宅村也将迎来一年中的采摘高峰。吸引众人前来的,除了桑葚果的好品质,还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桑葚系列产品。

近年来,金傅宅村充分发掘桑葚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推出桑葚酒、干果和桑叶面、桑叶茶等深加工产品。如今,他们还将桑葚与文化研学等有机结合,走上了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上演着“一棵桑葚树致富一村人”的共富故事。

变桑葚树为“摇钱树”

昨日,记者驱车前往金傅宅村,刚从杨横线右拐,目之所及便都是郁郁葱葱的桑葚树,枝头上密密麻麻的桑葚果宛如紫红玛瑙,在风中轻轻摇曳,散发出诱人的果香。

“今年天气不错,桑葚结果率高,个头大、味道甜。”金傅宅村党支部书记楼建富刚从自家桑葚地摘了一篮桑葚果,热情地招呼前来采摘尝鲜的游客。

金傅宅村共有700多户、1400多人,几乎家家户户种植桑葚树,全村桑葚树种植面积达500多亩。收成好的大年,每亩的经济收入可达两三万元,即便是在小年,每亩也能有一万元以上的收入,桑葚树俨然已成为村民们致富的“摇钱树”。

据介绍,桑葚既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也是一种老少咸宜的水果,具有较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享有“民间圣果”的美誉。金傅宅村依山傍水,风景宜人,这里生长的桑葚味道特别甜。每当桑葚成熟时节,慕名前来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

“我们村种桑养蚕的历史悠久,还是义乌桑葚种植的发源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正是种桑养蚕极盛的时候,村里种植桑葚树面积达到近千亩,号称‘千亩桑园’。”金傅宅村妇女主任金香玲回忆说。进入九十年代,受国际市场影响,蚕茧价格大幅下降,金傅宅村种桑养蚕业步入低谷。2005年,金香玲带领村民大面积种植桑葚树,并积极探索桑葚酒加工技艺。如今,全村几乎家家户户会酿造桑葚酒。

去年春天,在市农技专家的指导下,金香玲又带头开展秋季桑葚反季节栽培试验。“第一批我种了100多棵,如果试验成功,就会在村里大面积推广。到时候,大家在‘十一’假期也能吃上新鲜的桑葚果。”她笑着说。

农文旅融合增效益

“我早就听说了,这里的桑葚好吃,还有很多桑葚产品。”记者来到“蚕宝宝亲子乐园”时,陈先生带领一支20多人的团建队伍刚采摘完桑葚果,正在咨询购买桑葚深加工产品事宜。

“桑葚酒、干果、桑叶面、桑叶茶等,这里都有。”金香玲乐呵呵地说,不少游客在“蚕宝宝亲子乐园”玩尽兴后,还会把村民们深加工的桑葚特色产品当“回头货”带走。“我们的产品口碑好,用不着吆喝,在家门口就卖光了。”她说。

为了激活村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金傅宅村全面唤醒“沉睡”的土地资源,将后矮自然村的农田进行连片流转,通过种植10多种桑葚和秋月梨、柿子等水果,倾力打造“共富采摘园”项目,实现“一年四季都有水果可以采摘”。

走入“十八力营地”项目,眼前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溪水潺潺流淌,周围重峦叠嶂,两口垂钓池掩映在绿草鲜花丛中……村干部陈华斌正和工人们一起搭帐篷、铺砂石,为即将到来的“五一”活动——“桑葚采摘 农家垂钓”做最后的准备。

“你如果以前来过,就会知道现在真是大变样了。”该村青年委员金丽青一路跟踪这个项目的开发进度。从她手机保存的资料照片可以看到,这里是如何从一个杂乱的废弃物堆放地,一步步改头换面成了如今的休闲垂钓打卡地。

全新升级的“十八力营地”,项目占地100多亩,是一个集垂钓、露营、采摘、徒步、农事体验、企业团建为一体的全季节、全龄段项目。“我们正在置景造节,将举办音乐趴、篝火晚会等年轻群体喜闻乐见的活动,通过潮流活动形成乡村美学打卡点,打造颇具乡村特色的山水田共富园。”楼建富介绍。

眼下,随着众多共富项目深入推进,金傅宅村正全面构建产业、风貌、文化、邻里、健康等未来场景,村庄的人居环境改善了,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全体村民正拧成一股绳,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大步迈进。

2025-04-23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545968.html 1 3 金傅宅村:小小桑葚果 “甜蜜”一方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