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龚盈盈 文/摄
本报讯 昨日,“浙风十礼 情义义乌”暨“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文化展在北苑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行。
本次活动由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北苑街道、市民政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共同主办,旨在弘扬义乌“六义”精神,营造慎终追远、崇德尚贤、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节日氛围,促进民族融合与文化传承。
活动在独具地方特色的道情表演《“义”字当先义乌人》中拉开帷幕。现场通过图文展板的形式讲述春秋名士介子推的故事,市民们被故事深深吸引,对清明的起源与家国大义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用诗词寄托哀思,用文化传承情感。历代文人关于清明的诗词佳作也通过书法、绘画等形式进行展现,让市民们在艺术的熏陶中感受清明文化的魅力。
为了倡导文明祭祀方式,主办方还特别设立了文明祭祀墙,并大力推广“鲜花敬故人”“书信寄哀思”等环保、安全的祭祀方式。市民李嘉恬对此表示赞赏:“这种方式既表达了对先人的敬意,又减少了环境污染,真是一举两得,值得我们大力推广。”
清明节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蕴与历史情感,放纸鸢、做青团等习俗广为流传。现场设置的插柳、戴柳等非遗技艺的互动工坊,吸引了众多市民踊跃参与。各民族同胞一起亲手制作纸鸢、编织柳环,品味本地清明粿、豆腐皮包等时令美食,在互动中体验不同的清明习俗。“虽然习俗不同,但文化相通。这样的活动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土家族的满付英说。
据悉,北苑街道将继续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把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同文明实践、移风易俗等工作紧密结合,不断创新节庆活动的形式和载体,推动街道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