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华青
春日的后宅街道李祖村,处处跃动着发展的脉搏:李祖梨文化创意中心游客如织,开业仅两个月接待客流突破3万人次,大李祖国际文化农创谷、共富联盟综合服务中心等项目工地上机械轰鸣,省级革命老区乡村振兴试点项目、省级淡水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试点培育项目稳步推进……
这幅生机勃勃的图景,正是义乌建设发展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鲜活写照。3月14日,我市召开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2025年工作推进会暨“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建设部署会,正式启动“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建设。
发展轴建设不仅是空间规划的优化,更是城乡资源要素高效配置、产业协同升级的系统工程。我市将聚焦“科学规划、节点建设、项目谋划、协同推进”四大关键,推动发展轴空间、产业、国土等专项规划高效衔接,确保“县城强支撑、中心镇强纽带、重点村强节点”的城乡融合格局落地见效。
“隔壁李祖村好起来了,我们别提有多羡慕了。”稠岩村一位村干部感慨,作为曾经的“模范村”,稠岩村因人气不足一度陷入发展停滞。2024年,李祖村联合稠岩村等周边8个村庄组建“大李祖”共富联盟,开启李祖“1+8”共富带动模式,以党建联建、跨区组团探索片区化发展,统筹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变“单村独斗”为“抱团共赢”。如今,在共富联盟框架下,位于稠岩村的德胜岩区块乡村夜经济项目已经进入招商环节,综合服务中心项目正在建设中。
“片区化发展不是‘谁吃掉谁’,而是让每个村都找到自己的赛道,实现优势互补、差异化发展。”后宅街道农业农村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正在规划中的游步道蜿蜒十几公里,可以将9个村都串联起来。观光车有大小环线,方便游客跨村游玩。”
同样的变革发生在赤岸西海、大陈马畈等和美乡村先行片区。西海片区谋划红色研学体验、八石共富大楼、雪峰文学展陈等31个项目,总投资1.637亿元;八都片区谋划了九寨湾疯狂部落、龙虾生态园、共富工坊等14个项目,总投资5.4亿元;马畈村通过“国企+村集体”合作模式,引入现代农业产业园,年产值超2000万元。
“2025年,我们还将统筹政府、国企、村集体、民间资源等多方力量参与片区建设,积极推广李祖‘1+8’等共富带动模式,在全市范围内谋划打造10个‘1+N’重点组团片区。”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城市到乡镇再到乡村,未来义乌将围绕“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体系,因地制宜创新乡村运营机制,并通过“百镇共建强基”行动、异地结对发展等模式,进一步破解“共富密码”,实现全域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