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文化

广式肠粉

▢ 全媒体记者 华青 文/摄

清晨4点,当城市还在沉睡,稠城街道下埠头街深处,肠粉店的灯准时亮起,老板张家发和老板娘高金枝开启一天的忙碌。当蒸屉腾起白烟,水汽裹着米香扑面而来,平凡又热闹的一天宣告开始。

这是张家发和高金枝扎根义乌的第13个年头,两人分别来自潮汕与厦门。2012年,他们在原妇幼保健院对面的巷子里,开了一间7平方米的小店,用一碗广式肠粉叩开了义乌人的胃与心。

广式肠粉以清淡中见鲜香为核心,凭借极简的原料和工艺,将米食的细腻与配料的鲜嫩发挥到极致,成为早茶与街头美食的代表之一。自清代,广州街头就出现“油炸鬼”(油条)配“白肠”的吃法。由于味道鲜美,价钱便宜,这道以米浆为魂的小吃很快就成为一道大众化小食,刻入广州人的生活。“在广东,肠粉店就跟义乌的包子铺一样,随处可见。”张家发自小吃着肠粉长大,据他介绍,肠粉是广东茶楼、酒家早茶夜市的必备之品。肠粉按制作方式,可以分为布拉肠粉和抽屉式肠粉。将米浆置于布上蒸成的称为布拉肠粉,广州西关的尤为出名。另一种用抽屉直接蒸的抽屉式肠粉,则更为常见。

肠粉并不能用地方来划分,但不同地域的人,会根据喜好以及地方特产调整风味,逐渐形成广州西关肠粉、梅州客家肠粉、潮州潮汕肠粉、云浮河口肠粉、郁南都城肠粉等特色肠粉。“像西关肠粉,一般酱料是酱油,配菜多为生菜,肠粉呈现透明状,口感比较Q弹。像我们潮州肠粉是白色的,口感香糯,酱料里会加蚝油、鱼露,配菜里除了常见的鸡蛋、猪肉、牛肉、鲜虾,还会加鲍鱼、蚝仔等食材。”张家发说,肠粉的精髓在“因地制宜”。来到义乌后,他们也根据义乌人的口味,对肠粉的酱汁做了一些改良。“很多顾客反映味道有点淡,我们就根据大家的口味,把酱汁调得更咸鲜,同时分量也加倍。”

广式肠粉广受欢迎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方便快捷。接到鲍鱼肠粉订单,张家发先在一盒蒸屉中放入小鲍鱼、去头鲜虾,加少许米浆固定,放入蒸箱。随后又拿出另一盒蒸屉,洒一点油以防粘连,然后浇上一勺米浆,摇匀后打入鸡蛋,加牛肉,略微搅散,平铺上数片生菜,然后送回蒸箱。大约1分钟后拿出,原本雪白的米浆在高温下,已经变得半透明并鼓起大泡。用刮刀一铲,把粉皮都推到一起,切段,装盛入盘。此时鲍鱼和鲜虾也熟了,铲出放在粉皮上。接着倒入秘制酱汁和葱油,撒上菜脯(萝卜干)。不过3分钟,一碗热气腾腾的肠粉就做好了。

蒸制后的肠粉皮薄如纸张,半透明如凝脂且泛着温润的米白色光泽,在层层叠叠的褶皱下,微微透出内馅的金黄蛋液和褐色肉片,像一层朦胧的纱帘,半掩着丰腴的“宝藏”。棕褐色的酱汁淋在肠粉表面,如琥珀色的溪流蜿蜒而下,浸润褶皱,让米皮泛起油润的光泽。鲜红的大虾和圆滚滚的鲍鱼,成为视觉的中心,格外诱人。被盖得只露出一角的翠绿生菜,和淡黄色的菜圃,像散落的星辰,点亮整盘风味画卷。

广式肠粉“以素裹艳”,看似清淡如云,却藏尽人间鲜浓。本身轻薄的肠粉入口嫩滑,与鲜咸醇厚的酱汁相得益彰。一口咬下,薄皮滑过舌尖,馅料与酱汁在口中交融,咀嚼时唇齿间泛起大米的清香。蛋与肉裹在其间,鲜嫩爽滑,毫无腥味,丰富了口感与营养,也让肠粉鲜上加鲜。近似于清蒸的鲜虾颗颗饱满,虾肉紧实弹牙,咬下去还有鲜甜汁水迸发,属于吃得出的新鲜。鲍鱼的个头虽不算大,但弹韧紧实,软糯Q弹,咬下时“咯吱”轻响,在舌尖刮起一阵带咸味的海风。粉皮的嫩、虾的甜、肉的醇、蛋的香,轮番上场,配合默契。偶尔咬到清新的生菜,或者略咸的菜脯,恰似在荤鲜盛宴中插入一支青竹,去浊留清。要是会吃辣,一定要配上颜色嫣红、滋味浓烈的秘制辣酱,热辣中更显鲜美。

肠粉好吃,重点在于粉皮。肠粉的粉皮“白如雪、薄如纸、油光闪亮、香滑可口”,口感细腻嫩滑,软糯又不失筋道。原料只是普通大米。“米要提前浸泡6个小时以上,浸泡到用手轻轻一捏就碎了。”张家发也是店里的米浆师傅,他说,米泡好后,要用专门的石磨磨浆机边加水边打成米浆,过程中要控制好水量,不能太稀也不能太稠。1次磨出的米浆不够细腻,最起码要磨3次,有时甚至4次,才能得到如同酸奶般细腻的米浆。

“磨好的米浆不耐放,所以我们一般是早上磨一次,下午磨一次。”高金枝说,店里讲究的不仅是米浆,还有各种食材。“像我们用的鸡蛋,都是一个个检查过,不能有坏的。牛肉必须新鲜吃才嫩,所以早上送来的牛肉经常还是温热的。”为了保证食材新鲜,高金枝和丈夫每天清晨4点就要开始处理食材,猪肉、牛肉切成可透光的薄片,鲜虾清洗去头,鲍鱼杀好去除黏液还要改花刀……繁复的准备工作一直到早上8点才能完成。日复一日,少有停歇。

高金枝说,如此不吝工时,只因她是位母亲。她有三个小孩,最初在家做肠粉,只为解决自家娃的早餐难题。“每天早上我给他们蒸牛肉、海鲜和肠粉吃。看孩子们吃得很香,我就想别的孩子是不是也需要这样的早餐。”后来,高金枝和丈夫就在原妇幼保健院对面的下埠头街,开了小店。

“当时店里除了操作间,连张四人桌都摆不下。”但凭着营养、干净、好吃,老少咸宜,小小肠粉店意外地受欢迎。来检查的孕妇、医院的医生护士、周围的街坊邻居……硬是把这家深巷小店吃成了“小巷食堂”。“很多孕妈没胃口,吃不下东西,肠粉好消化又有营养,而且刚好合她们胃口。”高金枝说,有个女孩子,从怀孕开始吃他们家肠粉,一直吃到生小孩前。后来孩子可以吃辅食了,又来给小孩买鸡蛋肠粉。“这里吃的就是食材本味。”点心时间,一位妈妈带着孩子来补充能量,说起这间小店,言语里满是喜欢。

13年间,这间小店在街坊邻居的看顾下,生意越来越好。店里八张木桌常常坐满,周末、节日则更加热闹。“平常我们包粽子或者忙的时候,房东、周围街坊都会义务帮忙,如自己家人一样。我就感觉义乌真的太好了。”高金枝说,如今不仅店面扩大,去年10月还开了分店。

“肠粉要趁热吃,日子要慢慢过。”高金枝常念叨这句话。小店里,蒸箱再启,米香氤氲。一蒸一卷间,皆是质朴的智慧。

2025-03-17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536716.html 1 3 广式肠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