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林晓燕
本报讯 近段时间以来,人社部门紧扣企业招工用工和劳动者求职返岗的关键时间点,大力开展“春风送岗促就业”系列活动,精准实施就业服务。据统计,1月份以来,市人社局已通过多途径为全市重大项目、重点企业补充新员工3000余人,为“开门红”夯实人力资源保障。
抢抓“用工缺口期”,精准摸排、靶向补充。针对春节前后季节性用工预警,为保障春节前后企业用工需求,做好重点群体稳就业工作,市人社局提前开展用工需求调查,按月分析全市444家重点行业企业,形成全市用工需求“一本账”。在此基础上,为重点企业配备就业服务专员,开展“一对一”跟踪服务,实现就业岗位动态归集、及时推介、精准补充。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累计排摸企业8000余家,计划开展线上线下“义乌好好逛,工作好好找”系列招聘活动150场以上,确保重点企业用工需求保障率达100%。
抢抓“务工流动期”,送岗上门、转移就业。早在2024年12月份,市人社局就与全国190个劳务协作站积极展开合作对接,节前即开展线上招聘和赴外招工,提前锁定意向外出劳动力。据了解,1月以来,我市已向四川、江西、云南等劳务大省派出招工小组11个,开展线上线下劳务对接活动20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6000余人,其中首批520余名云南怒江籍新员工通过包车“点对点”输送至缺工企业。与此同时,人社部门还积极做好暖就业服务,争取“以老带新”。比如,在义乌市和巴州区两地人社局的共同努力下,20名巴州籍在我市就业和创业的人员节前“打飞的”返乡过年。
抢抓“求职窗口期”,专场招聘、招引人才。人社部门提前启动毕业生就业服务季活动,依托全国363所高校人才工作站,精准匹配供需信息,高频开展校园巡回招聘。2024年11月底以来,市人社局组织人员赴黑龙江、江西、湖南等省市58所高校开展城市推介和巡回招聘25场,吸引1.6万名应届毕业生参与,现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1万余人。根据企业需求,春节后人社部门将组织企业赴杭州、郑州开展商贸专场和跨境电商专场招聘活动,实现用人企业一站式揽才、高校毕业生不出校门找好工作。
“充足的人力资源是促进复工复产,打好‘开门稳、开门红’硬仗的重要保障,也是为经济蓄势储能的基本要素。”市人社局负责人表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为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人社部门将主动发挥服务企业与人才的“连心桥”作用,通过政府搭台、“校企携手”实现精准服务和人岗对接,为求职人员解决就业之忧,为用人单位解决求才之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