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文化

芝麻糕:百年古法老味道

我叫冯岳林,赤岸镇赤岸一村人。

我做芝麻糕已经60多年了,这手艺还是从我父亲那里学来的。那时,父亲在东阳南马供销社糕点厂工作,像芝麻糕、回回糕、芙蓉糕这类糕点,他都比较精通。初中毕业后,我就跟在父亲身边学习做糕点的手艺。我在这方面是有些天赋的,当时有许多人都在我父亲身边学手艺,我年纪轻,学得快,手脚也麻利,因此做得又快又好,手艺很快就赶超了别人。大概学了五六年,我的基本功就已经很扎实了,市面上有的糕点,我基本上都能做,市面上没有的糕点,我也能尝试着做,足足有四五十个种类,而且不论是口味还是品质都很不错,在周边地区也有了点名气。

父亲退休后,我就接手了南马供销社糕点厂,一待就是二十年。这期间,我也当起了师傅,一共带过七八个徒弟。36岁时,我回到了家乡赤岸,在赤岸供销合作社糕点厂担任厂长,继续做糕点。回想起来,上世纪90年代时,我的糕点生意是最火的,一做出来很快就会卖完,在义乌、东阳都十分有名。

不夸张地说,我这辈子都在做糕点,从没中断过。还记得我刚从赤岸供销合作社糕点厂退休的时候,本想安安心心在家养老,但还是闲不住,放不下做糕点的手艺。而且,现在做传统糕点的人越来越少,很多人想吃却买不到正宗的。我想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于是索性就在自家客厅里做糕点,有些人看到我还在做,会特地跑到我家里来买。看到有这么多人支持和喜欢,我就更有动力坚持下去了。我虽然年纪大了,但身体还是很硬朗,做起糕点来一点不输年轻人,有时候一忙起来得做到半夜。

在家里做了一段时间糕点后,我在70岁时“创业”了。那时,我在佛堂古镇开了一家“古镇糕点店”,一边做一边卖,大家来买的时候都能看见我现场制作,很多吃过的人都夸我手艺好,用料干净,他们吃得也放心,像三分饼、月饼、麻饼等传统糕点都是很受欢迎的。后来,我在赤岸开了“赤岸一村糕点店”,现在赤岸综合市场旁边,还有一间“非遗糕点房”。

在我做过的这么多糕点中,芝麻糕的制作技艺算是相对简单的,主要原料有面粉、糯米、芝麻、白糖粉和猪油。

第一步是先将面粉、糯米和芝麻分别炒熟,静置糊化,这样做出来的芝麻糕更软更香,口感更好。买来的面粉要先蒸,在蒸笼上垫好蒸笼布,把面粉均匀地铺在上面,等到面粉全部结块蒸熟。这时候一定要注意面粉中间有没有松散的部分,有的话就说明还没有蒸熟,要继续打散再蒸。面粉蒸好后放在烘箱或者锅里低温烘干,这期间要经常翻动面粉,以防底部变焦。烘好的面粉最后放进锅里炒,让水分完全蒸发,直至面粉颜色变黄就可以出锅了。糯米需要先浸泡,准备60摄氏度左右的温水,将糯米泡进去。这一步里,水温是非常关键的,以我的经验来说,60摄氏度左右是最好的。泡好的糯米炒熟做成糯米饭即可。熟芝麻粉可以在市场里买也可以自己在家做。如果是自己在家做的话,就要先把芝麻淘洗干净,去除杂质,然后再把水滤干放进锅里炒,炒到芝麻泛黄就可以取出冷却,再用碾子把芝麻碾碎或者把芝麻放到粉碎机里打成粉末状就可以了。

第二步就是将准备好的熟面粉、糯米饭和芝麻粉混合在一起,并加入适量白糖粉和猪油。熟面粉的比例要略高于糯米饭,芝麻粉的量可以按顾客的需求来定制,想要芝麻糕黑一点就多放,想要白一点就少放。刚开始得先用手大力揉搓均匀,然后再用特制工具“糕擦”一点点将面团和匀碾细,直至粉末状。

最后一步只需要将混合均匀的原材料放入带有花纹或字样的模具中,并按压成型,用腻板将表面多余的材料抹去。随后将模具反扣在桌面上并轻轻抬起,芝麻糕就自然脱落在桌面上,再用油纸将芝麻糕包装好即可。白白的芝麻糕,点缀着黑色芝麻末,还印有花纹或字样,入口即化,味道香甜,口感也十分细腻。

在义乌,传统糕点的制作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尤其以芝麻糕为代表。每到过年或办喜事时,基本上都会用芝麻糕和其他传统糕点来招待客人,别看它外观普通,但这是现在很多义乌人都忘不掉的味道。这也是我为什么能坚持做糕点60多年,我想让众多和我一样的义乌人,都能找到甜蜜记忆。

我以前做芝麻糕,一天就能做100多斤,在义南一带很受欢迎,还有很多人专门从东阳跑过来买。厂里生意好的时候,很多农村代销店都在售卖,我让儿子把糕点装在箱子里送去小店,两天送一次,很快就卖完了。不过现在我年纪大了,体力跟不上从前,慢慢做不动了,今年算是正式退休,不再做芝麻糕了。现在摆在我面前的问题就是这门老手艺该如何传承下去?以前也有人拜师学习过,学得很认真,但手艺也是门奇妙的学问,学了几个月之后发现还是做不好,后来就没坚持下去。我的儿子、女婿也跟在我身边学过几年,但做起来总归差点意思,我在旁边帮着一起做,倒是做得不错,可一旦他们独立动手做,味道、口感就会有所欠缺。而且,现在做糕点的收益有限,后来他们就慢慢放弃了,只在我忙的时候过来帮忙。

不管是做芝麻糕,还是做其他糕点,比例、配方是一个方面,最关键的还是掌握制作手艺。这是很难向别人学习来的,更多要看自己的感觉,靠自己去摸索。我认为,至少得花上一两年工夫才能摸清门道,掌握技巧,后面就得不断积累经验,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埋头干,只有这样才能坚持做下去。以后如果有人对做传统糕点感兴趣,我很欢迎他们来我这里学习,我也愿意把我的手艺倾囊相授,希望这门传统手艺能够留传下去,让义乌人的老味道长久地保存下来。

口述人:冯岳林,1947年出生,赤岸镇赤岸一村人,第八批义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义乌芝麻糕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整理人:全媒体记者 陈聪

2025-01-20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523041.html 1 3 芝麻糕:百年古法老味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