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校园绿地

探访倍磊古村

一场研学之约,我和同学们来到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义乌市佛堂镇倍磊村。倍磊村历史悠久,崛起于明代,清代时达鼎盛,是义乌“烟灶达千”的第一大村,村内保留有较完整的明清古建筑近百座。

我们踩着青石板,沿着古色古香的房屋,来到了汇合的地方——百工坊。一进入大门,我就被里面许许多多的艺术品惊艳到了,有竹编狼筅、长矛等兵器,也有水壶套、挂篮等生活用品,每一件都是手工制成,非常精致,让人看了过目不忘。

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沿着乡间小路,跟着讲解老师来到陈大宗祠。陈大宗祠规模宏大,是一座前后四进的仿古建筑。最后一进是戚家军义乌兵事迹陈列馆。陈列馆里面通过实物、图片的展示和文字介绍,向我们讲述那段抗倭平寇的历史。我为我们的祖先感到骄傲。

出了陈列馆,我们回到百工坊,学习竹子知识以及学做竹编玩具——跳跳蛙。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知道竹子属于禾本科竹亚科植物,具有坚韧不拔的特点,所以可以用竹子做成各种家具和工艺品。工作人员发给我们每个人一份由竹篾与宽、细竹条组合的材料。第一步,我们先拿起一根长长的竹篾,打好一个圆形的小环,刚好比那根最短的小竹棒小那么一点,然后就像编花圈一样把长出来的那段往圆圈上编上去。第二步就把扁一点的那两根交叉重叠起来,弯曲放入圈内,再将长短两根木棒十字交叉放入圈与扁木棒之间,这样就做好了!

玩具做好,大家就开始比拼谁的“青蛙”跳得更高。让“青蛙”起跳的方式也十分简单,按住短木棒的一头,它就跳起来了。“楼同学跳了80厘米,哇,贾同学跳得更高……”不时能听到同学们的惊呼声,大家都不甘示弱在互相比拼。

一场有意义的研学在同学们的欢笑声中结束。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传统文化被冲淡,被人遗忘在城市的角落,甚至荡然无存。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条路,需要每个人的参与。

实验小学502班樊珂妤 指导老师楼芳

2024-11-01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501646.html 1 3 探访倍磊古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