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专版

医林巨擘 滋阴启智 光耀千古

大国医朱丹溪

朱丹溪像

朱丹溪著作

丹溪文化园

小朋友体验传统点朱砂

义乌市卫健局

外国友人体验中医推拿

承古韵以立基,创新潮以致远。11月1日至3日,首届朱丹溪中医药文化发展大会将在义乌举行,旨在传承和弘扬朱丹溪中医药文化,搭建中医药领域学术交流平台,提高民众对朱丹溪的认知度,推动我市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它既是防病治病的医学科学,又是充分体现中国传统人文哲学思想的文化瑰宝。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与疾病的斗争中,涌现出的名医名家灿若星河,他们救死扶伤、拯救天下苍生的故事流传至今。而在义乌这片孕育奇迹、点石成金的沃土上,不仅涌现了从鸡毛换糖到买卖全球的商业奇迹,也闪耀着中医之光的璀璨。

一代医宗朱丹溪的医学智慧,如同穿越时空的灯塔,照亮了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道路,引领着新时代的步伐。

朱丹溪(1281年—1358年),名震亨,字彦修,义乌赤岸人。朱丹溪的医学贡献,不仅在于他提出了滋阴降火、相火论以及气血痰郁“四伤”学说等新的医学观点,更在于他将这些观点应用于临床实践,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他的《格致余论》《局方发挥》《伤寒论辨》《外科精要发挥》等医学著作,不仅涵盖了医学理论的各个方面,还详细记录了临床实践的经验和心得,展现了其医理的精深与广博。朱丹溪被后世尊称为“金元四大家”之一。

矢志医学铸大家 勤学精思成巨擘

朱丹溪自幼聪颖好学,对儒家经典与医学典籍均抱有浓厚兴趣,展现出非凡的学识潜质。他抱着“以医为吾儒格物致知之一事”的目的研究医学,更注重通过医学研究推进“心知”,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注重从实践、从具体的“物”中去寻求规律,去体味“知”和“道”,具有更严谨的理论态度和更高的起点。

此外,亲人相继患病却无医能治的经历也促使他钻研医学。据《格致余论·序》记载:“因追念先子之内伤,伯考之瞀闷,叔考之鼻衄,幼弟之腿痛,室人之积痰,一皆殁于药之误也。心胆摧裂,痛不可追。”这使他深刻体会到医术之重要与迫切。于是,他矢志学医,刻苦攻读《素问》《难经》等医学经典,废寝忘食,夜以继日。

在学医过程中,朱丹溪深感医学之道博大精深,隐晦难明。他自谦资质愚钝,因此更加勤勉地钻研医术。对于医学经典中的疑难问题,他既不轻率下结论,也不轻易放弃,而是持之以恒地探索,力求融会贯通。这种“缺其所可疑,通其所可通”的学术态度,让他在医学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他游历各地,寻访名医,不断汲取医学精华。后师从刘河间之再传弟子罗知悌,尽得真传,医术日益精进。

朱丹溪的医学之路虽充满挑战与困难,但他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克服了重重阻碍,最终成为一代医学大家。他的医学成就和学术思想,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世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滋阴降火独步林 四伤气血开先河

朱丹溪是滋阴学派的开山鼻祖,他提出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论点,以及阐述内生火热病理机制的“相火论”,均成为后世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而其气血痰郁“四伤”学说更是杂病治疗领域的瑰宝。

据《格致余论》《丹溪心法》等朱丹溪所著医籍记载,他深感人体阴阳平衡与气血痰郁调和的重要性,并指出在实际生活中,由于诸多因素影响,人体往往出现阴阳失衡、气血不和、痰郁内生等病理状态。他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发现阴虚火旺、气血痰郁是众多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朱丹溪明确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论点,强调在疾病治疗中,滋阴降火的重要性。同时,他在《丹溪心法》中详细阐述了气血痰郁“四伤”学说,认为杂病多因气血不和、痰郁内生所致。他指出:“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此观点深刻揭示了杂病发生的内在机制,为后世杂病治疗提供了总纲。

此外,朱丹溪还提出了“相火论”,进一步阐述了内生火热的病理机制。他认为人体内的相火是生命活动的重要动力,但若相火过旺,则会耗伤阴液,导致阴虚火旺、气血痰郁的病理状态。因此,他强调要调节相火,使其保持适度的旺盛状态,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朱丹溪的医学贡献,不仅在于他提出了滋阴降火、相火论以及气血痰郁“四伤”学说等新的医学观点,更在于他将这些观点应用于临床实践,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他的治疗方法,不仅在当时广受好评,也为后世医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言:“丹溪之学,于刘、张、李三家之说,尤能融会贯通,自成一家之言。”同时,《医宗金鉴》亦赞誉朱丹溪:“杂病宗丹溪,气血痰郁详。”朱丹溪的医学贡献,将永载史册,激励后人不断前行,探索医学的更深层次。

丹溪医著传千古 医理瑰宝耀人间

朱丹溪一生著作颇丰,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医学财富。他的著作如《格致余论》《局方发挥》《伤寒论辨》《外科精要发挥》等,不仅涵盖了医学理论的各个方面,还详细记录了临床实践的经验和心得,展现了其医理的精深与广博。

《格致余论》是朱丹溪的代表作,也是滋阴学派的奠基之作。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言:“《格致余论》详述阴虚火旺之病理,及滋阴降火之治法。”朱丹溪在此书中,通过临床案例的分析,展示了滋阴降火在治疗内、外、妇、儿各科疾病中的广泛应用和显著疗效。此书的问世,标志着滋阴学派的正式形成,为后世医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局方发挥》则是朱丹溪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发挥和补充。他在此书中,批评了《局方》忽视辨证、滥用温热香燥药物和“一方通治诸病”的危害,如《局方发挥·序》所言:“丹溪先生痛斥局方之弊,主张临病制方。”他强调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这一观点在当时具有前瞻性的意义,为后世医学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原则。

朱丹溪的著作不仅为后世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也为中国医学史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如《医宗金鉴》所言:“丹溪之学,博大精深,影响广泛,为后世医学之楷模。”

学术传承桃李艳 医道绵延耀神州

朱丹溪作为元代杰出的医学家,其学术思想和医术在当时备受推崇,更为后世医学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而他的学术传承,如同桃李满天下,医道精髓永流传。

朱丹溪一生致力于医学事业的传承与发展,其弟子众多,且代有传人。朱丹溪入室弟子有姓名可考者近二十人,如戴思恭、王履等,再传、三传、四传数十人,私淑其学者不可胜数,皆为医学大家。他们不仅全面继承了朱丹溪的医学思想和技术,更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性发展,为中医学的繁荣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弟子们将朱丹溪的医术与医德发扬光大,使得朱丹溪的学术思想在后世得以广泛传播,影响深远。

朱丹溪的学术思想对后世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滋阴学说、相火论以及气血痰郁的辩证法等理论,被后世医家广泛研究和应用,并成为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等权威教材中,都可以看到朱丹溪学术思想的影子。他的临床经验和治疗方法也为后世医学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作用。如他提出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观点,以及善用滋阴降火的方药,为后世治疗阴虚火旺等病证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法,这些都被后世医家所推崇和传承。

朱丹溪以医术为剑,以医德为盾,行走于生死边缘,拯救了一个又一个生命;他的每一次诊疗,都是对“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刻诠释,都是对生命尊严的至高致敬。他的精神,如同深邃夜空中最亮的星,不仅照亮了医学探索的道路,更激发了后世医者内心深处对医学事业的无限热爱与执着追求。

薪火相传医道续 创新发展谱新篇

作为朱丹溪的故里,中医药文化在义乌根深叶茂,历久弥新。一代又一代义乌中医人以生命为笔,以热爱为墨,书写着对医疗事业的无限忠诚与追求,演绎了一幕幕杏林春暖的传奇。

长期以来,义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将其视为文化瑰宝和民生福祉的重要组成部分。义乌以打造国内领先、国际有影响力的中医药强市为目标,切实把中医药事业纳入健康中国、健康浙江、健康金华以及全市经济社会建设的总体布局中去谋划、去推进。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如打造龙头医院、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支持社会办医等,义乌构建了以义乌市中医医院为龙头,二级以上及中医类别专科医院为骨干,基层医疗机构为基础,其他医疗机构为补充,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重要康复于一体的整合型中医药服务体系,实现了中医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广泛覆盖,力争中医药综合实力走在全省前列,不断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在文化传承方面,义乌市不遗余力地挖掘和弘扬朱丹溪中医药文化,将其融入城市发展的血脉之中。通过建设以“丹溪”命名的文化设施,如丹溪路、丹溪学校等,以及编纂出版相关著作、创排婺剧、举办养生文化节等活动,义乌不仅保护了中医药文化的瑰宝,还极大地提高了公众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同感,使朱丹溪中医药文化成为义乌的一张闪亮名片。

在能力提升方面,义乌市注重中医药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通过医共体建设,在全省新一轮中医医院等级评审中,义乌市中医医院首批被确定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各基层医疗机构也建设了旗舰中医馆,实现了中医适宜技术的全覆盖。特别是丹溪故里赤岸镇中心卫生院,更是以“一院一特”为特色,深入挖掘朱丹溪中医药文化,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医药服务,成为基层医共体的典范。

在产业推动方面,义乌市依托朱丹溪中医药文化,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整合本土资源、培育龙头企业、建设产业园区、塑造品牌形象等措施,义乌市成功打造了中医药产业集群,形成了中医药+旅游、中医药+养生美食等多元化的发展模式,推动了中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

在海外传播方面,义乌市利用自身作为国际商贸城的独特优势,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医药文化的海外传播。通过与国际组织、国外大学等开展多维度的合作与交流,义乌市成功地将中医药文化带到了世界舞台,增进了国际社会对中医药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为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化进程作出了积极贡献。

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义乌市将紧密围绕人民健康需求,严格遵循“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及“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的高标准,持续探索并深化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路。通过构建更加完善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强化中医药人才梯队建设、加速中医药产业发展等举措,义乌正致力于打造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义乌样板”,旨在让中医药事业在这片沃土上焕发新生,进一步提升朱丹溪中医药文化的国内外影响力。

而作为朱丹溪中医药文化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守护者,义乌市中医医院党委书记王利健深感责任重大且使命光荣,他表示:“我们将不遗余力地深挖文化精髓,持续提升中医药服务品质。同时,还将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将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融入更广阔的社会实践之中,为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促进中医药事业的繁荣发展竭尽全力。”

全媒体记者 谭祉潇 通讯员 方春燕

2024-11-01 医林巨擘 滋阴启智 光耀千古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501633.html 1 3 大国医朱丹溪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