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海搏击中,他凭借勤耕好学、刚正勇为、诚信包容的“义乌精神”,一路披荆斩棘,造就了如今扑克市场中的龙头企业;在公益事业上,他富而思源,以业载善,以善兴业,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企业家的责任与担当。他就是中国扑克协会会长、浙江宾王扑克有限公司董事长楼勤丰,以一颗炽热的公益之心,诠释着大爱无疆的红十字精神。
一个约定 一场接力
“这个月他又把钱打进来了,每次看到他的名字都格外亲切。”日前,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整理着这个月的捐款名单。他告诉记者,有一个小伙子从去年起,每个月都会定期给市红十字会捐款,这个小伙子就是小杨(化名)。
小杨为什么要坚持定期为市红十字会捐款?这个感人的故事源于一个约定,而与小杨做这个约定的人正是楼勤丰。2015年,当时的小杨刚考上大学,但由于一些变故,小杨家没有能力供他完成大学学业。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市红十字会“宾王扑克博爱基金”第一期将小杨纳入帮扶名单,每年为小杨提供8000元学费,帮助他完成学业。
这个由楼勤丰与市红十字会共同主导成立的“宾王扑克博爱基金”于2011年6月1日设立,其中第一期共捐款110万元,此公益基金70%用于帮助贫困大学生,30%用于助医;第二期从2019年起,连续3年每年向市红十字会捐赠10万元。
在“宾王扑克博爱基金”的帮扶下,小杨于2019年大学毕业,之后进入深圳一家公司上班。在他心里始终没有忘记和楼勤丰的那个约定:将来有能力了,把这份爱传递下去。小杨告诉记者:“我妈妈从小教育我,要懂得感恩,长大后要回报社会。虽然没有要求我‘归还’这笔善款,但现在我已经渡过难关,这个约定我要做到。所以,每个月一发工资,我就会打500—800元钱到义乌市红十字会的账户里,希望这份小小的心意能让这份大爱流动起来,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学子。”
得知小杨捐款的消息后,楼勤丰感慨不已。他说,这个约定只是希望这些孩子在接受帮助的同时不要有心理负担,懂得感恩。“没想到,真的有学生做到了,我很欣慰,这也成了我坚持下去的力量。”
一群家人 一份心安
除了积极进行社会捐赠外,楼勤丰还致力于帮助员工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急难愁盼”,并积极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
“目前,全公司上下有300多人。虽然楼董事长平时工作很忙,但他经常关心一线员工,了解大家的工作生活情况,还多次为患病员工发动捐款。”采访中,不少员工都提到,在楼董事长的带领下,企业人文关怀无微不至,增强了内部的凝聚力,大家如同家人一般互帮互助,互相关爱。
在浙江宾王扑克有限公司厂区内,还不时会看到一些“福利员工”。所谓的“福利员工”,指的是残障人士。“对于一个贫困家庭来说,暂时的资助是不够的,从根本上解决生存问题才是重点。”作为一名企业家,楼勤丰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因此,在企业招聘工作中,楼勤丰展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不少残障人士提供了适合的工作岗位,确保他们也能自力更生,实现自己的价值。截至今年10月,公司的“福利员工”达到了员工总数的28%。
让企业像家一样温暖,让爱心成为企业文化,正是楼勤丰的“从商之道”。他认为,只有关心每一位员工的生活,员工们才会把公司看成自己的家,把工作岗位看成是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浓厚氛围。
一心向善 一生公益
走进浙江宾王扑克有限公司办公楼的一楼大厅,“积德积善积极向上 为业为家为国图强”的标语醒目地挂在墙上。楼勤丰说,这是他毕生追求的目标,也是他对全体员工的鼓与呼。一直以来,楼勤丰身体力行诠释着这句话的意义。
助学、助医的“宾王扑克博爱基金”,已全程资助困难学生112人次,发放助学款89万余元;资助重大病患者83人次,发放爱心款33万元。在市里组织的“结对帮扶”活动中,“宾王扑克”与西罗店村结成了帮扶对子,公司投入10余万元为村里购置健身器材等设施。此外,“宾王扑克”还为汶川灾区重建捐款14万元,向新四军研究会、困境家庭捐赠20余万元。
一心向善的楼勤丰认为,衡量一个人的成功不仅在于其企业的规模和盈利能力,更在于他所能影响和帮助的人数。帮助他人、回馈社会、造福家乡,是一个企业应有的责任与担当。他表示,公益事业是一辈子的事业,更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作为一名企业家,他将以“积德积善积极向上 为业为家为国图强”的拳拳之心,为义乌公益事业贡献力量。
全媒体记者 陈健贤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