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一届政协人一生政协情

——记义乌市第十届政协主席万关华

▢ 全媒体记者 李爽爽

一笔一印记,步履皆华章。

按下政协第十届义乌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工作回放键:召开常委会议18次、主席会议58次、各种专题协商座谈会40余次,提出提案1330件,形成各类调研材料190多份……一组组亮眼的数据,与发展相通、与民生相连,履职、服务、担当成为政协工作的最美基色。

2003年3月,在政协义乌市十届一次会议上,万关华接过义乌政协事业发展的“接力棒”,当选第十届政协主席,开启了政治生涯的新篇章。他紧紧团结广大政协委员,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不断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为加快国际性商贸城市建设,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坚持服务大局 建言助力“新市场”

“‘党委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履职就跟进到哪里’,这是市政协始终坚持的工作主线。”万关华如是说。

市场是义乌发展的“命根子”。市政协高度关注义乌市场的繁荣和发展,积极出点子、想办法、提建议,倾注了大量心力。

在推进市场繁荣发展中,如何处理好市场与专业街的关系?市政协以我市加快国际商贸城规划建设为契机,组织委员深入调研,提出“以场引街、以街促场、场为主导、场街结合”的市场发展模式,建议把场式市场和街式市场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开发,妥善处理场街关系,形成场街互促共荣的局面,优化义乌市场发展环境。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均作批示,并将这一工作纳入决策范畴。

在义乌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打造国际小商品流通中心过程中,商务成本至关重要。2004年,市委将降低商务成本课题交给政协。政协专题调研组深入我市各大市场,并赴绍兴轻纺城等地,开展实地调研。在分析商位、运输、房租、信用成本,及商务成本上升对义乌市场竞争力的影响等因素后,调研组提出“有效控制硬性成本上升”“做大做强运输企业”等意见建议,得到市委市政府采纳。

2005年,在国际商贸城二期二阶段即将建成之际,万关华带队就市场布局、招商情况组织视察,为二期市场的全面开业和繁荣稳定出谋划策。

重点工程是形象工程、民心工程,更是发展的基础工程。组织重点工程督查,是第十届政协发挥民主监督作用的一个重要平台。

甬金高速公路工程、北门街区块拆迁安置工程、机场路改造工程……四年来,每一至两个月,政协领导就会带着委员们,深入工程现场,检查工程进度,监督工程质量,帮助协调解决影响工程进度的具体问题,有力地推动了一大批重点工程的建设步伐。据统计,四年来参与督查的政协委员达1000多人次,重点工程督查也成为十届政协参与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民主监督活动。

坚持为民履职 办好群众“关切事”

“人民政协,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万关华说,四年来,市政协充分发挥独特优势,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想群众所想,解群众之困,努力为和谐社会建设尽心尽责。

卫生医疗、交通组织、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政协组织视察,提出建议,促进工作;文明礼仪教育、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群众关注的工作,政协多层次开展视察,对其中的重点问题和关键性环节,给予大力推动,促进落到实处;公安、建设、民政、残联等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管理服务部门,政协视察检查工作,从强化社会管理、强化公共服务职能的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意见……一份份倾注心血的建议寄托着委员们的期盼,一个个民生问题的办理把为民谋福的情怀落到实处。

只有了解和反映群众的所想、所思、所需、所盼,才能为和谐社会建设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为此,十届政协通过多种渠道,密切与群众的联系。

为及时掌握各种社会动态,政协从各界别、各党派中聘请政协信息员,建立了一支相对稳定的信息员队伍;以政协基层工委为基础,建立健全基层社情民意网络;不定期召开委员专题座谈会,收集和反映社情民意。此外,政协十届四次全会专门开通市民议政建言热线,收集反映了19个方面157条市民的具体意见建议。

四年间,市政协编发《义乌政协》简报429期,刊发了一大批社情民意信息和委员建言文章,为密切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增进社会和谐与稳定,发挥了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

坚持守正创新 干出政协“新样子”

为延伸履职触角,2005年,撤销政协基层联络组,在全市设立13个政协镇、街道工作委员会。各镇、街道工委开展了一系列形式丰富、卓有成效的工作和活动,基层政协工作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政协十届四次全会首次邀请来自15个民族的20名外来少数民族代表旁听政协全会开幕大会,共商发展大计,拓展了民主协商的形式和渠道;

先后修订完善10余项工作制度,新制定了《政协义乌市委员会全体会议工作规则》《义乌市政协镇、街道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试行)》等制度,进一步推进了政协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

发展永无止境,探索未有穷期。回顾十届政协的履职场景,不变的是主动担当、履职尽责的初心,变化的是守正创新、与时俱进的思路。

近年来,市政协积极创新履职方式、务实提升履职效能,创新“义心为民”“e路同心”等履职品牌,为义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作为一名“政协老兵”,万关华为新时代背景下义乌政协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倍感欣慰。

“我在政协工作虽只有短短4年,但给我留下的是一段终生难忘的经历,让我与政协结下了不解情缘。”万关华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政协人有一代政协人的责任。在政协成立75周年之际,期盼新一代的义乌政协人能够更好地把人民政协的政治责任担当起来、价值作用发挥出来、履职能力提升起来、为民情怀体现出来,推进新时代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4-09-30 ——记义乌市第十届政协主席万关华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493405.html 1 3 一届政协人一生政协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