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华青 文/摄
人的胃口不佳时,有什么比一小碟酸辣可口的韩国泡菜更能唤醒食欲?
韩国泡菜是最具代表性的韩国传统料理之一。严格来说,韩国泡菜是一种以蔬菜为主要原料,各种水果、海鲜、香辛料为配料的发酵食品。韩国泡菜中,最有名、最常见的就是辣白菜。诱人的辣酱均匀地铺在每一片叶子上,红彤彤的辣白菜透着一点点白,单凭颜色就让人口舌生津。微酸的发酵味道混合大蒜等香辛料的气味,形成独特的“泡菜香”,让人口水直咽。咬一口下去,满嘴的酸辣脆甜。随着汁水在嘴巴里绽放,可以尝到梨子、苹果、洋葱的清甜,大蒜、生姜、辣椒的辛辣,以及复合的鲜,各种味道直冲脑门,十分过瘾带劲。不论是配粥还是米饭的时候来上一口,都能让人食欲大增,根本停不下来。辣白菜是开胃前菜、下饭小菜,还可以和各种食材组合成浓郁特色的菜品,比如泡菜火锅、泡菜饼、泡菜五花肉等。
在义乌,我们可以吃到非常正宗的韩国泡菜。不仅大部分韩餐馆都会自己做泡菜,还有专门的泡菜小店。白菜、萝卜、黄瓜、桔梗、苏子叶、辣椒、小根蒜……十几种泡菜被装在餐盒里依次排开,光阵势就让人忍不住惊叹。这样的泡菜,往往出自拥有几十年泡菜制作经验的“匠人”,他们做出的泡菜酸辣鲜咸俱全,脆爽可口兼备。
韩式辣白菜作为一种家常美食,制作并不难。好的味道来自好的食材。首先要选用新鲜紧实,最好带“黄心”的白菜。去除外围老叶和多余根部,不用洗,直接在根部划一刀或者开十字,然后用手将白菜掰开。相比用刀完全切开,这样可以尽量保证叶片部分不被切碎。接着给每片白菜均匀地涂抹粗盐,加适量水,进行第一步“初腌制”。6至8小时后,白菜渗出大量水分,变得蔫软,就是腌到位了。在流水下清洗一遍,然后用尽全力挤干水分。
辣白菜浓郁而独特的风味,源自腌制的酱料。这也是韩国泡菜与四川泡菜的最大区别。调味酱主要由食盐、酱油、粗细辣椒粉、糖、虾酱以及鱼露组成,然后加入用大米粉或者糯米粉新鲜熬煮的米糊,搅拌均匀。接着把苹果、梨、洋葱、大蒜、大葱、香葱、生姜、香菜等蔬果切碎或者打成泥,加入酱料中。苹果和梨的加入必不可少,不仅能增加自然的甜味,柔和辣味,还可以促进有益乳酸菌的生长。为了增加鲜味,酱料中还可以加入牡蛎、虾皮等海鲜或肉类。韩国泡菜的种类五花八门,做法也因人而异,各种用料和配比可以随自己喜好调节。把调味酱均匀地涂抹在“初腌制”的白菜每片叶子表面,接着码放入容器中,密封低温发酵。这个过程叫做发酵后熟。在特定的温度和环境之下,辣白菜进行发酵形成特殊的微生物类群,产生丰富的香气和独特的风味。大约20天后,辣白菜就做好了。
除了大家熟知的发酵辣白菜,义乌韩餐馆里还有一种可以现做现吃的辣白菜。“这也是朝鲜族的特色之一。”“火石情”韩餐馆老板娘李红梅介绍,现做泡菜也要经过“初腌制”。“这一步我们用的是一种特殊的日晒盐,不会很咸,而且带一点点甜味,做出的泡菜就不会苦。”随后抹上由辣椒粉、米糊、萝卜、香葱等组成的秘制酱料,马上就可以吃了。“现做辣白菜,吃的是白菜自然的味道和酱料的味道,所以调味特别讲究。用这个辣白菜包肉,非常好吃。”
李红梅是来自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朝鲜族人,今年46岁,在义乌开韩国餐馆已经整整20年,熟悉她的人都喊她梅姐。她看起来就好像是韩剧里走出来的温柔知性的姐姐,说话轻轻的:“我和我先生一开始都在上海工作。2000年,他先来义乌做外贸生意,我也就跟过来了。”当时,义乌小商品在韩国“千元店”非常受欢迎,吸引很多韩国客商到义乌采购,不少还在义乌开了外贸公司、物流公司。但因为不习惯义乌饮食,不少人漂洋过海将泡菜“托运”来。
而后,随着韩剧热播,韩国美食也火热出圈。义乌出现了第一批韩国料理店。2005年初,从事过餐饮业也渴望自主创业的李红梅,在义乌开了第一家小店。“店在贝村菜市场旁边,很小一家店,两层楼,总共8张桌子。店里前厅就我和一个服务员,后厨有4个人。”开业初期,生意不怎么样。当时的梅姐不懂营销,但始终坚持品质,用心制作每道菜。慢慢地,回头客越来越多,每天营业额从三五百元,到了三五千元。2010年春天,梅姐盘下了前成小区一家更大的韩餐馆。
“这里原本是普通居民区,因为有很多来义乌做生意的韩国人和朝鲜族人居住,楼下商铺慢慢就发展出很多韩国餐厅。”梅姐的店铺虽然位置既不临街也不靠前,但因为有之前5年的基础,所以一开业就宾客盈门。
如今,这一带烟火气浓厚,各色韩餐馆、超市、服饰店铺成了街区特色,并且日益壮大,从主街不断延伸到小区内部,品类也不断丰富。每到饭点,满街都是泡菜香。梅姐的店铺又一次升级,扩大到12间半店面,共计400多平方米。同时,她对菜单进行了调整。“正宗韩餐其实不太适合国人胃口,所以我们一直在改良。然后加入一些朝鲜族特色菜品,种类更丰富,大家也比较喜欢。”梅姐的店里常年座无虚席,有些游客甚至拉着行李箱就进店了。
放眼义乌,韩国餐馆从数量上几乎占据异国料理的半壁江山。从业者中既有韩国人,也有很多东北人。所以,走进一家韩餐馆,经常是“大碴子”味东北话和韩语齐飞;餐馆的阿姨忙得脚不沾地,却始终待人亲切;放在木盒里的勺子、筷子总是锃光瓦亮。大部分店铺走的是亲民路线,菜品经过多年改良,既保留了特色,又贴合国人口味,而且水准在线,价格不贵。以上种种,让义乌的韩国料理,亲切得如同家味,松弛且熨帖。这大概就是义乌的韩国美食,和别处最大的不同吧。
今年,乘着义乌“万国美食汇”的东风,韩国料理也击中了很多来义游客的心,成为义乌游的意外惊喜。“特地来义乌品尝各国美食,中午也门菜,晚上韩国料理。”“到义乌出差学习,白天学习一结束,韩国美食立刻打车走起。随机选了一家,菜都老好吃了。”“这个街区韩国餐饮店超多,几乎涵盖了所有品类。除此之外还有超市、服装店,让你实现‘一站式韩国生活。’”……
“这些年,我们的街区环境更好了,品质提升了。”开店20年,梅姐对义乌的感情越来越深。“我的店就像我的孩子一样,义乌就是我的第二故乡。”她说,义乌很多韩餐馆老板都和她一样,希望保护好“义乌韩国料理”这个招牌,让韩餐馆能够得人心、行长远。
都说美食无国界,因为味蕾无需言语,也因为美味是流动的。如同韩国料理在义乌,经过多年融合发展,已经入乡随俗,成为义乌的“本地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