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巴黎奥运会于北京时间8月12日凌晨在绚烂的烟火与雷鸣般的掌声中缓缓落下帷幕,为世界留下了一场令人叹为观止的体育盛宴。
“奇迹”“创造历史”“打破纪录”“打破垄断”……在许多人心目中还是“小孩哥”“小孩姐”的“00后”,在巴黎奥运会上成为“金光闪闪”的“显眼包”,让人惊叹连连。
赛场上,他们的成绩“喜煞人”,一往无前、气势如虹,“含金量”十足;赛场下,他们变成“喜剧人”,妙语连珠、金句频出,松弛感拉满。英雄出少年,本期《心灵护航》,我们来聊一聊集帅、飒、萌等于一身的“00后”小将,在带来震撼的背后,有什么样的“青春密码”?
一边拿奖牌,一边做自己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奥运。从开幕式开始到结束,松弛感在巴黎奥运会上如影相随。有人甚至把本届奥运会称为奥运会“松弛感元年”。
北京时间7月27日下午,“00后”组合射击小将黄雨婷和盛李豪夺得10米气步枪混合团体冠军,将本届巴黎奥运会首金收入囊中。金牌赛中,黄雨婷和盛李豪开局不利,第一轮不敌对手,以0:2落后。但他们迅速调整状态,很快完成反超,并保持优势,最终赢得比赛。
戴着最萌的发卡,打着最准的枪。回首过往,“阿条姐”黄雨婷分享了她如何克服挑战的过程。“去年年底我的状态不是很好,冬训刚开始时非常低落,我花了很多时间去解决问题,最后发现,面对压力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欣然接受它,然后调整自己。”搭档盛李豪,被网友亲切地称为“干饭哥”,在赛前一段采访中也展现出了内心的从容平稳。当被问及是否有梦想时,他的回答是“好像也没有什么梦想”。教练在一旁笑着表示“他就是个儿童”,而盛李豪则幽默地回应“我感觉教练比较焦虑啊”。
“心理素质太好了!”网友翻出了二人接受采访时气定神闲的发言,被他们满满的松弛感“硬控”。
说到松弛感,不得不提到全红婵。巴黎奥运会跳水女子10米台决赛,当全红婵站在高高的跳台上,全场屏息以待,这位“00后”奥运小将再次上演“水花消失术”,蝉联冠军。
面对采访时,全红婵浑身散发的松弛感,耿直且无厘头的孩子气,萌倒了无数观众。当被问及“别人都关心你飞得高不高,你累吗?”她耿直回答:“这话问得,谁不累啊。”更是被网友直呼:“‘00后’整顿采访界。”
如今,“00后”运动员面对摄像头,自信且从容。在他们看来,靠自己本事得来的奖牌,为什么不大方地接收所有的赞美与荣誉?
心有热爱,尽情燃烧
“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热爱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无法替代的力量。奥运小将骨子里对运动项目的那份热爱,就像一团炽热而闪耀的火焰,由内而外地燃烧着,让我们隔着屏幕都能真切感受到。
北京时间8月1日,巴黎奥运会游泳项目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00后”中国选手潘展乐以46秒40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夺得金牌。采访时,潘展乐总是一副淡淡的表情,钝感力和真性情让他在采访中金句频出。
2022年,美国游泳教练马克·舒伯特执教期间曾表明潘展乐练习200米混合泳比100米自由泳更有前途。但潘展乐凭着“别人越觉得我做不到,我就越要做给他看”的不服输的劲,敢说敢拼,打破世界纪录和欧美运动员长期对男子100米自由泳的统治。正如人民网评所说:“中国健儿以实力回击偏见。”赛后,潘展乐在自己的微博里写下:我的这块金牌,献给伟大的祖国!
中国网球选手21岁的郑钦文在高温下鏖战数小时取胜后说:“我很累,但我还可以为国再打3个小时!”她把国旗整齐摆好后,才向大家致敬。她说:“对我还有我的家人来说,奥运会其实一直都是比大满贯更重要的存在。因为在我们心中,国家的荣誉永远是要超过个人的荣誉。”
中国小将们让世界看到了赤子之心。
被“圈粉”不只因金牌
赛场上,奖牌的荣光固然令人羡慕,但它并非唯一的衡量标准。如今,更多的观众不以无瑕和失误评判优劣,也不以一次成绩评判胜败,而是享受比赛的精彩和刺激,更乐于分享赛场之外的“花絮”。
乒乓球作为中国国球,在历届奥运会上承载着国人极高的期望与自信。这项运动在中国的传统优势地位,使得每一位参赛运动员都肩负着重大的责任。面对来自世界各国的强劲挑战以及赛场上的不确定性,运动员们不仅需要具备超群的实力,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北京时间7月30日,巴黎奥运会乒乓球混双决赛,“00后”中国组合王楚钦/孙颖莎大比分4比2战胜朝鲜组合李正植/金琴英,夺得乒乓球项目混双金牌。但很遗憾的是,就在喜庆收获冠军的时候,王楚钦的球拍却被意外踩坏。在随后不久进行的奥运男子单打1/16决赛中,王楚钦不敌瑞典选手莫雷加德,爆冷出局。对于这个结果,不少网友将其与王楚钦球拍被踩断、被迫换副拍联系起来。
赛后王楚钦在接受媒体采访表示,球拍被踩坏心情会受一定影响,但绝非输球的理由,还是自己的发挥出了很多问题,犯了很多错误,才导致失败。事后在教练组的帮助下,王楚钦逐渐调整过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王楚钦的副拍用着也是越来越顺手,并没有影响到他团体赛的发挥,中国乒乓球男团连克强敌,最终卫冕成功,实现了5连冠。
在“00后”运动员身上,我们看到了自信、真实、独立,也看到了新一代年轻人敢于突破、敢于表达的精神风貌,他们自信地站在聚光灯下,用实力说话,也用态度赢得尊重。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年轻的他们始终选择面向未来出发。
咨询师观点
拒绝内耗是把握松弛感的关键
场上沉稳自信,场下活泼可爱,不断“破圈”的中国年轻运动员,在奥运赛场刮起了一阵青春风暴,也让更多人反思起了自己并不松弛的人生。
在当今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环境中,松弛感成为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心理状态。近些年,大家越来越关注精神内耗,也有许多人因为过度精神内耗引发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走进精神科接受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社会生活飞速发展,每个人或多或少面临不一样的压力,如何及时排解情绪、拒绝内耗,做一个具备松弛感的人?市中心医院精神科主任、主任医师方向明给出了意见和建议。
他指出,其实我们的心理都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有意识的暗示、调整和练习,改变非适应性的认知和行为习惯,从而减少精神内耗,形成更加健康的心理免疫力。
一、重构负面评价
每个人都会遇到被别人批评和否定的情况,有时候甚至还没等别人否定,自己就马上对自身做出了负面评价,认为“我不够好”“别人都比我强”等,包括别人的不认可,最终也会转化为我们内心对自我的攻击。当我们遭遇过多的否定,就很容易会陷入一种被淹没的状态,变得只能关注那些负面的声音,导致我们长期处于焦虑或抑郁的状态之中。
因此,当我们面对负面评价时,不应该让这些负面评价成为自我攻击的武器,而是变成“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建议。
二、生活有序规划
真正的从容不迫源自对生活的主动掌控。通过提前规划与准备,能够减少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和压力感,增强“有备而来”的自信。减少被动应对,提升生活的自主性和满意度,实现更为松弛与和谐的生活状态。
就像所有奥运赛场上的运动员一样,做好充足的准备走上赛场,这也是他们赛出风格、赛出水平的重要底气。
三、练习自我关爱
和身体一样,心理免疫力需要锻炼,练习自我关爱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
我们可以经常做一些自我关爱的事情,能够提升心理韧性和自我价值感,我们会变得更加重视自我需求的表达和满足,抵抗外部负面事件的能力也会变得更强。
方向明表示,面对别人夸赞,我们可以大方地承认自己的努力和成就。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日记、录音等方式进行积极的自我对话,给自己一些肯定的话语,让我们在面对逆境中拥有更强的韧性,例如“我有很多优点”“我值得被尊重”等等。
方向明也提醒,在生活的舞台上,不必假装松弛,也不必因为不够松弛而焦虑,希望大家能在快慢之间找到平衡,以更加平和的心态,共赴生活的美好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