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财经

凡真财经 记录平凡生活中的真实财经故事

5月份金融数据发布 货币政策仍有空间

6月14日,人民银行发布5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显示: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1.85万亿元,同比增长7%;5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9.3%。前五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1.14万亿元,为历史同期较高水平;5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91.93万亿元,同比增长8.4%。

市场专家普遍表示,当月融资总量平稳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利率水平维持低位。当前信贷增速受去年信贷高基数和一些短期扰动因素影响,但节奏更加均衡,对经营主体支持“实”的成分进一步得到体现。总的看,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质效提升。

信贷增长“挤水分”效果显现

数据显示,5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48.73万亿元,同比增长9.3%。1—5月,各项贷款增加11.14万亿元,为历史同期较高水平。

当前,金融机构信贷投放依然缺乏足够的需求储备,加上季度GDP核算方式优化后,地方政府督导下的虚增贷款的现象有所缓解。业内人士分析称,在这样的背景下,5月新增贷款接近万亿元水平,并不算少。业内人士还反映,地方债和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对5月贷款也有下拉作用,如果将这部分因素还原后,当月新增贷款实际上是高于上年同期水平的。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质效也进一步提升。近期,随着持续规范手工补息和资金空转,部分企业过去“贷款双增、低贷高存、虚增套利”的模式难以为继,金融数据主动挤水分,表面看增量没有那么大,但是排除了虚增部分后,金融数据更实、效率更高,反映的是经济实实在在的支持,也是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体现。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表示,金融发展不仅需要考虑规模,同时更要考虑质量,“挤水分”也是推动我国金融发展由大变强的关键。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连平也表达一致观点,在他看来,目前的信贷增速符合中国经济运行需要,接下去要做好的是均衡投放,确保信贷资源在年内均衡摆布,避免在某时段过去集中或短缺。

数据显示,5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速与上月总体持平,依然明显高于名义经济增速,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保持稳固。业内人士分析称,近期企业和政府债券发行节奏加快,对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形成稳定支撑,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财政政策正加快落地,社会融资规模的结构不断优化。

M2增速受多重因素影响略有放缓

5月末M2余额同比增长7%,较四月有所回落。在业内人士看来,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放缓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当前增速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相匹配的。

对于M2的增速放缓,业内人士表示,主要是受去年高基数扰动。2023年是疫情平稳转段后的第一年,M2增速明显回升,导致基数较高。从提出基数影响的两年平均增速来看,2023年和2024年5月末M2平均增长9.3%,保持了流动性合理充裕。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机构受传统规模情节的影响,以往有靠虚增存贷款做高金融数据的现象,这在经济转型升级阶段是不可持续的。今年以来,规范手工补息、优化金融业增加值核算实际上都是在主动挤水分,也是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关于避免资金沉淀空转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M2增速会有所回落。”业内人士表示,金融的高质量发展,更多需要的是对实体经济真实有效的金融支持。

此外,数据显示,5月企业和政府债券发行规模明显增加,同比多增近9000亿元,部分企业还在提前还款,对信贷增长也有下拉影响。特别是近期发行的特别国债具备收益率高于存款、流动性强、风险相对较小等特点,受到机构、个人投资者热捧。通过购买理财等渠道,居民和企业存款大量流向债市。Wind数据显示,1—5月债券型基金资产增加了4921亿元,而去年同期仅为732亿元。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5月,人民银行推出一系列支持房地产健康发展的政策包,引导金融机构将信贷资源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持续调整优化金融资源供给。

今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联合科技部等部门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分析,新的再贷款工具向金融机构提供了成本较低的稳定资金,有助于引导商业银行更好地做好五篇大文章,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创新,助力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认为,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若使用完毕,则至少拉动8300多亿元相关信贷。

目前房地产市场政策调整优化的效果已经初步显现。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表示,政策调整后首付比例、贷款利率均将处于历史低点,进一步降低购房居民购房的首付门槛及购房成本,有望提振居民购房意愿,若核心城市加快跟进相关举措,有望对市场情绪产生更大的带动作用。

贷款利率水平稳中有降

处于历史低位

对于市场普遍关注的融资成本问题,数据显示,5月份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71%,比上月低6个基点,比上年同期低25个基点;新发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3.64%,比上月低6个基点,比上年同期低53个基点,均处于历史低位。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经济恢复向好,物价也在温和回升,实际利率水平也会持续回落。

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政策利率稳步下行,带动社会融资成本持续下行。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所魏国学表示,此举能够降低长周期基建项目融资成本,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适当减轻居民房贷利息压力,进而稳定投资和消费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中性利率也是衡量利率水平的一个角度。当前我国政策利率较低,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是稳固的。学术界给予不同的假设条件对我国中性利率进行估算,主流观点认为当前中性利率水平在2%左右。今年以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7天期逆回购利率保持在1.8%的较低水平,考虑通胀因素后的实际利率不到2%,仍低于中性利率,货币政策继续保持对实体经济的稳固支持力度。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利率下调仍有空间但也面临内外部约束。今年以来,央行已多次公开发声表示货币政策仍有空间,但前期政策效果还在显现,未来也会结合形势变化继续做好逆周期调节。客观来说,进一步降息面临内外部“双重约束”。从内部看银行净息差继续收窄。从外部看人民币汇率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2024-06-16 凡真财经 记录平凡生活中的真实财经故事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463576.html 1 3 5月份金融数据发布 货币政策仍有空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