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义乌商报小记者团协同义乌市曲协相声快板评书学会一起,在义乌大酒店举办了一场十六汇签筵席拜师礼仪式,孩子们体验和感受了一次仪式感十足的传统拜师礼。
据悉,十六汇签筵席是义乌大酒店最大的特色品牌,也是义乌唯一星级酒店独有的非遗项目,已开发的十六汇签之祝寿宴深得社会各界点赞。目前拜师礼与成人礼也已纳入义乌大酒店的十六汇签筵席重要仪式,是弘扬尊师重教和光大国学精神、极具体验感的文化大餐。
仪式现场,几名来自义乌市曲协相声快板评书学会的演艺人员,耐心地给孩子们讲解并演示了“十六汇签筵席”之谢师礼的整个过程。据介绍,谢师礼仪程一共包括7项:1.趋:行盥手礼、正衣冠;2.拜:拜至圣先师——孔子;3.献:贽见(献上束脩六礼);4.行拜礼:稽首大礼;5.训诫:6.茶敬亲师;7.答礼。其中束脩六礼是古代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以表谢意,分别是肉干(寓意谢师恩)、芹菜(寓意业精于勤)、龙眼干(寓意启窍生智)、莲子(寓意苦心教学)、红枣(寓意早日高中)、红豆(寓意宏图大展)等组合成的六礼束脩。
在专业演艺人员示范和引导下,小记者们严格按照仪程体验了古代拜师礼的全过程,感觉到十分有意义。义乌十六汇签筵席第四代传人、义乌大酒店副总经理周惟文表示,尊师重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师是伦理道德、知识、价值观念的传授者,教人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通过这种传统的拜师礼礼仪,可以更好地表达学生们对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敬仰和感激。
“谢师礼不仅是对教师的一种敬意和感谢的表达,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通过这样的仪式,学生能够学习到感恩的重要性,同时也强化了社会对于教师这一职业的尊重。”应邀出席拜师礼仪式的义乌市政协原副主席刘峻认为,在现代社会中,虽然一些传统的表达方式(如跪谢师)可能会引起争议,但谢师礼的核心精神是对教师的尊重和感谢,仍然被社会广泛认同和推崇。义乌非遗“十六汇签筵席”之拜师礼,极具义乌地域特色,对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有积极意义。
全媒体记者 鲍斌 文/摄